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知识 > 正文

可收回金额和可变现净值有什么区别(可变现净值和可收回金额什么时候用孰低)

可收回金额和可变现净值有什么区别(可变现净值和可收回金额什么时候用孰低)  第1张

1.中级会计实务中可收回金额,可变现净值及现值有何区

1、“可收回金额”是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1)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通常反映的是资产如果被出售或者处置时可以收回的净现金收入。其中,资产的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的金额;处置费用是指可以直接归属于资产处置的增量成本,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但是财务费用和所得税费用等不包括在内。
(2)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就是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中的“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
2、可变现净值。也是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之一,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资产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可变现净值通常应用于存货资产减值情况下的后续计量。资产负债表日,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量;当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同时按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2.请问可变现净值和现值的区别是什么?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现值是现在和将来(或过去)的一笔支付或支付流在今天的价值。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例如:在确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可收回金额时,通常需要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等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通常需要使用实际利率法将这些资产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再通过相应的调整确定其摊余成本。



3.中级会计实务中可收回金额、可变现净值及现值有何区别?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五条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可见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关键是确定存货的估计售价,企业在确定存货的估计售价时,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为基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的有关规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因此,固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按照固定资产下列两个金额的较高者确定:
1、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可简称为“销售净价”);
2、固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4.什么是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与公允价值是否相同

存货可变现净值与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最大区别存货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而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考虑自己时间价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由存货的估计售价、至完工时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估计的相关税费等内容构成。
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是当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如何确定可收回金额,准则和制度都只是给出了计量原则,即以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续使用中和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之中较高者作为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其中销售净价是指资产的销售价格减去处置资产所发生的相关税费后的余额。



5.在计提资产减值时,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与资产的可变现金额的区别在哪里拜托各位大神

一、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其使用价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 1、销售净价:是指在熟悉情况的交易各方之间自愿进行的公平交易中,通过销售资产而取得的、扣除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2、使用价值:是指预期从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当可收回金额低于资产账面价值时,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二、可变现净值是指: 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这个是用于存货跌价测试的。



6.现值与可变现净值的区分

现值、可变现净值都是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两者的区别主要是从定义上看: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现值,是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算。
在具体应用上,可变现净值主要应用在存货的期末计量上;现值则出现在持有至到期投资、应付债券等的期末计量,同时现值还是计算可收回金额所需依据的数据之一。



7.可实现净值和可变现净值区别?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对于可收回金额(recoverable amount),美国会计准则中可收回金额指公允价值;英国则将其定义为可实现净值与在用价值孰高;在我国,可收回金额的实际含义为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8.会计中,可变现净值和现值的区别

可变现净值是现在出售的售价减去与之相关的出售成本的差额,也就是现在出售你能拿到的现金净额。
现值,是根据使用在未来能带来的现金流量,根据一定的折现率折现得出的价值就是现在的价值。
现值的计算是由经营带来的,有些主观因素参在里面。而可变现净值是由现在的市场决定,相对现值比较客观。两者相较之下那个价值更大企业就会选择那个,如变现净值大,那么企业会出售。若现值大那么继续持有下去更合适。



9.存货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孰低?

企业存货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孰低是在存货发生减值迹象时进行减值测试计算的两个指标的比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存货期末计量要按照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孰低进行计量,其中,可收回金额也称之为可变现净值,用存货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的成本,费用再减去相关税费计算而来,用这个指标和账面价值进行比较,如果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意味着存货发生了减值,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其他人还搜:
可收回金额与可变现净值有什么不同
可变现净值和可收回金额一样吗

0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