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财经新闻的网友会发现,我们的媒体在报道各国、地区的季度或年度数据时,经常是这样描述的:与去年同期相比,剔除物价变动因素(或者是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增长或缩减多少。
比如,今年上半年我国完成的名义GDP为532167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实际增长12.7%;美国的上半年GDP超过了11万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实际增长6.2%。
另外,印度的上半年经济与去年同期相比,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实际提升9.3%;韩国的上半年经济与去年同期相比,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实际上涨4%;日本和德国都是增长2.9%,泰国增长2%……
细心的网友通常还会发现,各国公布的经济实际增速加上CPI数值后,并不等于名义增速,甚至相差甚远。于是感到纳闷和不解了,难道GDP中所说的“剔除物价因素,即所谓的通胀”,不是CPI吗?
此通胀,非彼通胀
是的,各国报道GDP时所说的通胀,并非是CPI。CPI中文名称是“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仅仅是全部商品和服务中的一部分而已,特指“居民消费部分”。而GDP包含的却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
以咱们中国为例,我国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通常包含八大类商品,分别是:食品烟酒类,居住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交通和通信类,医疗保健类,衣着类,生活用品和服务类以及消费领域中的其他用品和服务类。
通常情况下,各国会根据自身经济、民生和社会发展情况给不同类别的商品分配不同的权重,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适时调整。换言之,如果居民的消费品开支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占比较高,那就会提升“食品烟酒类”的权重。
当前我国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低于美国、日本,居民更加注重吃得好,吃得健康和体面,相关支出比例更高。因此,我国的CPI中就给“食品烟酒类”分配了约30%的权重,而日本仅约为19%,美国更是只有7.8%。这两国将更多的权重分配给了与服务相关的商品。
不仅如此,对具体的商品权重分配,各国也不相同。以2019年的数据为准,我国居民消费的“肉类食品中,猪肉占比较大”。因此,猪肉价格的波动,会较大地影响我国居民食品支出金额。
而美国居民很少吃猪肉,其猪肉价格的波动,对其居民的食品支出来说影响不大。这就导致:我国CIP中给予“食品烟酒类中的猪肉”分配了较大权重,特别“在意猪肉价格的上涨”,而美国CPI中给猪肉的权重很低,更加重视牛肉价格的波动。
PPI,也是通胀
上文提到,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涉及到的商品、服务是和居民消费有关的。而那些和企业、工厂生产和投资相关的商品、服务则归为PPI(生产价格指数)——两者都是通胀,领域不同而已。
其中,PPI包含的商品主要可以分为:燃料、动力类,有色金属类,有色金属材料类,工控产品,化工原料类,木材及纸浆类,建材类(钢材、木材、水泥等),农副产品类,纺织原料类等。
今年上半年,全球铁矿石价格暴涨,煤炭价格涨幅也不低,导致我国相关企业生产成本提升,即推动我国PPI上涨。当时多家媒体称这种现象是“输入性通胀”,即进口原材料商品上涨带来的生产领域的通胀。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商品、服务的价值。这里面不仅包含居民消费的商品和服务,还包含与企业生产、投资相关的商品和服务。网友们如果只看到CPI,忽视了PPI,当然不全面了。
当然了,CPI与PPI有区别,也有联系。通常情况下,两者会相互传导。如果铁矿石、煤炭等基础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企业生产成本长期处于高位,不能完全靠自身消耗,那就会通过产业链向下游扩散,最后影响到消费品。
GDP平减指数,更全面
严格来说,CPI的上涨仅代表消费领域,PPI的上涨仅代表生产领域,即只是代表了各自领域的通胀,是狭义的通胀。广义上的通胀,要看GDP平减指数的提升幅度,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增长之间的对比。
除了上述区别外,CPI往往会提升“居民消费频率特别高的商品权重”,但在GDP平减指数中,并不需要这样操作;此外,CPI和PPI中会包含二手物品价格的变化,但在GDP平减指数中却不需要。
因为,GDP统计的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商品、服务价值”,二手物品在其生产时已经统计过了。之后不管出售多少次,都不会再次统计。这就意味着,CPI会包含二手车价格的变化,但GDP平减指数却并不包含。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