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州市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为35.40岁,年龄中位数为34.04岁,广州“正当壮年”。而对比全市各个区可以发现:各区差异明显,其中天河区“最年轻”。
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为35.40岁,其中7个区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低于全市。
天河区以33.20岁的平均年龄成为全市最年轻的区,其他6区分别是黄埔(33.60岁)、从化(33.79岁)、白云(34.17岁)、番禺(34.21岁)、增城(34.34岁)和花都(34.37岁)。
平均年龄高于全市的区有4个,分别是越秀(41.30岁)、荔湾(40.03岁)、海珠(39.37岁)和南沙(35.99岁)。
我们再来看深圳:
深圳人口结构相对年轻,人口增长空间仍然较大,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为32.5岁。
深圳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65.34万人,占15.11%;15-59岁人口为1396.60万人,占79.53%;60岁及以上人口为94.07万人,占5.3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6.52万人,仅仅占3.22%。
与2010年比,0-14岁人口的比重提高5.14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5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2.3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1.39个百分点,呈“两头增加、中间减少”态势。
深圳15-59岁的人口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比全国高16.18个百分点,比广东省高10.73个百分点,表明深圳人口依然“年轻”,还处于旺盛的“人口红利”期。
此外,按照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7%以上即达到老龄社会的国际标准,深圳尚未进入老龄化社会。
央视有部纪录片,叫作《城市24小时·深圳》,有段引人深思的问答。
“还有比跑得快、飞得高更刺激的吗?”这是问;
“有。跑得更快、飞得更高。”这是答。
更快!更高!32.5岁的深圳人,有目标,有行动。
深圳拥有吸纳人口尤其是青年人的实力和潜力,但生活在此的青年人也面临着不少压力和困惑,高房价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