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几年国家政策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加上央妈的降准,银行也推出相应的政策加大力度来推动了房屋经营性抵押贷款,利率LPR按照现在的年化一年期是3.7%,所以正常申请经营性房屋抵押贷款的利息很多都是可以做到3.85%,甚至有些银行可以做到3.2-3.4%的年化,极其个别的地方为了贴息,疯狂到年化可以做到2%左右。而很多人的按揭贷款利率在年化5.2%-5.88%的范围,如果是二套房子或者三套的这种,一般都是在6%以上了。
所以身边不少的朋友都来问我可不可以把自己的按揭贷款置换成经营性抵押贷,这样一年下来就可以省下不少钱。
那么按揭贷款到底要不要转换成抵押贷款,转换贷款有哪些风险?今天奔奔牛就来和大家一起讨论这其中的利益与风险。
我们先来看看转贷降息有多大的诱惑力!
以商贷100万、期限20年、等额本息为例:
1、我们按照房贷5.88%的利率来计算,贷款利息总额约70.29万元,累计还款总额约1170.29万元,月供约7095元;
2、换成抵押贷后3.85%的利率,贷款利息总额约43.55万元,累计还款总额约143.55万元,月供约5981元;
也就是说,以置换贷款之后,利息少还约26.74万,月供少还约1114元/月。而且这个金额只是按照贷款100万来计算,像一线城市,按揭贷款200-300万的非常多。
简单对比一下,就能看到转贷之后有多划算,所以这就是为何有很多人对“转贷降息”提起了兴趣。
那么,“置换贷款”究竟是什么?又是怎么操作的呢?
“置换贷款”,其实就是将年利率相对较低的房屋抵押经营贷,与房屋按揭贷款进行的置换。
具体的操作方式为:
1、名下有营业执照的贷款人,找贷款中介将根据公司的综合资质以及贷款人财务状况制定经营贷置换计划;
2、如果贷款人名下没有经营的公司,贷款中介会让贷款人去找注册公司办理营业执照过户,如果银行要求比较高的话,还要为其走几笔流水,让贷款人变成为一家公司的经营者,然后提交经营贷审核资质。
3、当所有材料都准备好以后提交到银行去审核审批,当审批通过后会通知贷款人去将房贷剩余按揭结清掉。
4、等房管局的房贷撤押完成以后,申请的抵押贷款的银行会安排去敲抵押,敲完抵押后拿到他项权证就可以放款了。
划重点:
1、需要用户自己将原有的房贷尾款结清。要么自己想办法找亲戚朋友借钱,要么找资金方垫资(过桥垫资),需要额外给资金方手续费,每个地方的垫资手续费都不同,一般都是在0.06%-0.13%每天。
2、申请转房贷业务需要支付中介一笔手续费,手续费按贷款额的1%-3%来收取。如果申请难度比较大,可能需要额外再增加1-2%左右的费用。
3、过户营业执照需要一定的费用,包含过户费(一般在2000-7000元,具体以企业注册的时间为准,只要注册时间满1年以上即可),还要另外支付每年的代理记账的费用(费用大概在1500-2400元)。
4、这个低利率的贷款业务,其实就是银行的一款抵押经营贷款产品,只要用户贷款没有问题,基本都能通过审核。
另外,除了“置换贷款”以外,市场上甚至涌现了名下无房的购房者买房不按揭,改成经营贷的方式,俗称“代购”。其本人没有公司,为了申请经营贷而去注册公司,致使经营贷“不合理流入楼市”。
那么按揭转成抵押贷款的话又有哪些风险呢?
1、流程相对复杂
申请的是经营性抵押贷款,就需要贷款人名下有公司,并且公司还要成立一年以上。假如这款人的名下没有公司,还需要重新过户。如果自己去操作的话,选公司过程非常的复杂,有可能过户的新公司还达不到银行的审核标准。
2、操作的过程有成本
因为抵押贷款属于经营性,那么贷款人名下必须有营业执照,没有的则需要过户新的公司,过户的费用并不低,而且每年还需要缴纳记账等费用。而且贷款人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办理的话,还要另外找中介机构辅助自己办理,中间还需要交一定的中介费用。
3、还贷风险
根据金融机构规定:经营贷款的用途仅限于合法经营,不能用于房地产项目,也不能流向证券、期货市场。而贷款通常是通过取现、走对公账户,从而规避经营贷置换房贷可能被银行查出的风险。灰色操作一旦被银行发现,或被要求一次性还款,如无法还清,对个人信用的影响非常大!如果遇到了不靠谱的贷款中介,在转贷款的过程中出现失误,也会给借款人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可能涉嫌犯罪
据相关媒体消息,北京地区多家银行表示,“置换贷款”风险极高,如造成银行重大损失的,当事人或将以“骗取贷款罪”被追究刑事责任!所以整个操作流程规范化是非常重要的。
读到此处,是非黑白,相信大家心中已有定论!
最后结语
虽然在资金用途上是不合规的,但是现实中却是有非常多的人转贷,那么对于那些房贷是公积金贷款的客户就不建议去尝试这种转贷了。而且上述涉及贷款申请背景和资金用途,有一定的风险,要找专业人士咨询,希望更多朋友点赞、收藏、转载、让更多朋友看到避免踩坑。因为经营性抵押贷款并未真实用作经营用途,等同于流入了房地产领域,这种违规行为干扰了正常经济运行,破坏了健康金融秩序。
在此,还是提醒广大客户切勿自己胡乱进行这类操作,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避免盲目轻信各类不法营销套路。
★★★★★我是有问必答,有消息必回的奔奔牛,感谢您的关注!★★★★★
作者郑重声明:本文档部分资料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需转载本文档请联系作者授权或注明作者和出处,创作不易请尊重作者劳动。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产品来源于网点/机构/网站等具有时效性和区域性,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