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问题,这是我很长一段时间在思考和实践的问题。本文是我对“如何解决”问题的思路整理和逻辑梳理,也是总结一段时间以来的心得体会。(本质是日记,有缘人看到点个赞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步 认识问题
当我们在生活工作或学习中,遇到问题时,首先要做的是尽可能全面的了解问题,尽可能的找到问题的主要矛盾在哪。
具体应该怎么办?我们遇到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行业内的(自己有相关基础,系统学习过);一种是行业外的(自己完全不了解,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训练)。
如果是自己行业内的,完全不用慌。首先要了解自己掌握哪些信息,不了解哪些信息,对于已了解的信息进行确认,对于不了解的进一步学习和请教大佬。
然后找到问题的主要矛盾,根据行业经验,大佬的经验,与目前自己所处的环境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不同,自己的能力就体现在根据已有工具和现有环境,进行创新。
如果是行业外的问题,首先去找专业的人进行专业的评估,与此同时自己要快速地学习相关知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可不是一句空话,一般违背这个原则的项目,死得都比较惨。
对问题进行专业评估之后,找到问题的主要矛盾,依据自己掌握的资源,配合专业团队解决问题。不懂不要瞎指挥,只帮忙不添乱。
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遇到问题就慌张,尤其不要任由自己的负面情绪扩散。如果你身边有那种一遇到问题不分析就抱怨,负面情绪不断外溢的人,离他们远点。
第二步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时,我们需要从宏观角度综合考虑整个项目。要平衡方案的实施难度、综合成本和取得结果这三个因素。
举例来说,一流的方案和三流的实施,与一流的实施和三流的方案,我们应该选哪个?如果选择一流的方案三流实施,从结果来看必将是一地鸡毛。方案完美,完全没有考虑到实施难度,整体成本,给人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印象,而且如此做事极为不成熟。
选择三流方案一流实施,虽然结果不够惊艳,不具创新性,但保证了项目安全平稳,保证结果不出错,可以给对方稳定预期,大大减少因不稳定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但如果不考虑成本,时间和金钱管够,那必然选择一流方案与一流实施方案。
第三步 总结与反思
每当完成一个项目后,无论成功与否,都需要复盘总结经验,从来不总结经验的人很难进步。
总结的具体内容是什么?首先需要清楚,这类问题是偶发问题还是呈规律性发生的。偶发问题,无法预测,需要建立相应的应急机制,比如类似于地震防灾机制,我们无法预测地震何时来,但必须要明确地震后该如何应对。
呈规律性发生的问题,要搞清楚在什么情况下遇到这类问题,什么样的条件会触发此类问题。建立完善预防机制,和处理机制。
最后,很多人都发现,当我们人生中第一次遇到某个问题时,其实是解决成本最低的时候。因为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解决条件,都是过时不候的,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所以,尽量提高自己的能力,争取在第一次面对问题时,用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率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