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知识 > 正文

(八大银行)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风控能力是未来银行制胜关键 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八大痛点

以创新赢未来!在数字经济浪潮背景下,各家银行主动拥抱新科技,作为我国第一家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的上市银行,华夏银行也紧跟时代步伐,深化金融科技发展战略。

据了解,华夏银行目前正在努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线上业务发展、风控智能化、大数据平台建设、生物识别技术应用等项目落地。

那么,未来什么样的银行最有可能脱颖而出?数字化转型的痛点、开放银行建设的关键点具体是什么?以及如何看待后疫情时代,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呢?

针对以上问题,金融界网站在本期《未来银行》中特别邀请到华夏银行张健华行长为我们进行深入剖析,分享重磅观点。

(八大银行)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风控能力是未来银行制胜关键 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八大痛点  第1张

华夏银行党委副书记、董事、行长

以下为访谈全文:

经营风险的能力仍是未来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金融界网站:您认为,未来什么样的银行最有可能脱颖而出?未来银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您如何理解“未来银行”?

张健华:随着金融科技发展,未来能够从众多银行中脱颖而出的,必将是科技化、专业化、数字化的银行,紧紧抓住了“数据”和“连接”技术创新的银行,这类银行也将是市场竞争力最强的银行,最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占领较大市场份额的银行。

未来什么样的银行最能够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呢?分析未来银行的变迁方向,既要把握银行职能内在的稳定性,也要看到银行职能实现形式的灵活性。银行首要职能是信用中介,这个本质职能一直没有变,在未来也不会变,这就决定了未来银行依然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对风险进行识别、衡量、防范和定价的能力仍然是未来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但这种核心竞争力的实现,要与经济社会基础以及技术进步相适应。

从实体经济发展趋势看,金融资源和银行服务将更多向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倾斜,这是一种分散、巨量、多元化的客户需求,银行必须采用新技术提高自身的服务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不断进步,我国加速进入数字经济时代,银行也必须加快数字化转型,那些数字化转型最早成功的银行最有可能脱颖而出,迅速占领新兴业务市场,经营质效大幅提升。

我们谈未来银行,实际上未来已来,谈的是现有认识已经可以想象的,正在加快形成的、呼之欲出的银行经营模式。未来银行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科技+数字化”。只有掌握了数据和数据分析能力,并有相应的敏捷组织和体制机制与之配套,才可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数字化是创造性解决银行所面临难题的可行路径。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互联网金融机构竞争加剧、利率市场化推进,银行盈利空间被逐步压缩,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银行资产面临劣变风险。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是银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利用数字技术,银行可以打造以客户为中心、多维度信息全面对接的数据聚合能力,打造以产品为主线、业务规则模型灵活配置的管理能力,打造统一渠道协同、统一用户体验、产品服务整合的开放能力,以及以数据驱动为核心,自动审批授信、风险定价、反欺诈、精准营销和数字化运营能力,实现产品设计、产品运营、客户营销、风险管理等核心功能的快速调用与整合,适应新的业务环境和业务要求。数字技术在资源配置精准化、服务渠道全时化、业务流程自动化、风险管理智能化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够提高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银行正在加快利用数字技术探索场景金融、电商金融、供应链金融等创新模式,破解当前金融业在市场结构、经营理念、创新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强金融供给对实体经济多层次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未来银行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开放+碎片化”。金融服务场景化已经成为趋势,未来银行所提供的服务将大部分基于场景化需求,这些场景在业务规模、风控、流程、客户感知等各个方面有着不同的需求,其中部分场景化服务还需要与合作伙伴无缝对接集成,无所不在、无处不在。因此,未来银行数字科技必须具备场景化的能力,适应不同场景对数字科技在弹性、可靠性、可融合性等方面不同的需求,以此支持未来银行金融场景化发展。随着银行业生态重构进程的推进,为了实现跨界融合,实现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甚至与跨界企业间的数据共享与场景融合,未来银行要具有足够的开放性。无论是开放API还是共享数据,或者建立平台合作模式,数字科技都要通过标准化、社区化的方式将这种开放性沉淀下来,确保开放银行能够为客户提供无缝对接的服务。

未来银行零售业务将更加多样化、人性化

金融界网站: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发展,您认为未来银行将会在零售业务方面发生哪些重大改变?

张健华: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对银行零售业务的改变最大,零售金融的数字化转型也将走在最前列。有了这些技术,未来银行的零售金融产品就可以更加多样化、人性化,就更能够细分客户,提供符合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定制产品和服务。未来银行零售业务在数字化转型上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新“有智慧”的数字化产品。未来银行将围绕客户账户体系,对现有产品进行数字化组合创新,持续迭代升级智能投顾、线上贷款、聚合支付、云收单等数字化产品,打通各条线、各类产品的服务和数据交互界面,构建客户线上综合交易平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是打造“有温度”的数字化服务。未来远程银行将会普遍发展,利用人脸识别、大数据风控、电子印签、智能客服等技术,建立中后台的数据化运营体系,把柜员和理财经理集中到后台,建立专业、亲情的客户服务团队,通过视频“面对面”对客户提供一对一、有温度的”零接触“服务。未来网点也将进一步轻型化、智能化、生活化和个性化,通过智能化设备和移动PAD,延伸服务时间和空间。

三是推进“有精度”的数字化营销。未来银行将通过对客户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分析,实现客户分层服务,洞察客户需求,开展贯穿客户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精准营销,实现在适合的时机,以合适的渠道,对适合的客户,推介适当的产品。构建零售业务数字化经营决策“大脑”,打造立体矩阵式多维指标评价体系、实时动态管理分析模型和智能的经营决策引擎,实现跨条线协同、总分支贯通的“扁平化、透视化”的管理。

四是构建“有广度”的数字化渠道生态。未来银行将持续完善数字化渠道建设,持续升级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线上渠道,丰富内容、简化操作;对接各类场景,打造开放银行,构建智慧生活金融服务生态圈;构建“网点+APP+场景”全渠道融合生态,有机组合立体化网点、智能设备、手机渠道和跨界平台,通过全渠道运营实现“按需服务”,客户在任何需要的时间、需要的地点都能够触达银行服务。

五是完善“有深度”的大数据风控。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在身份识别、电子印签、信用评估、反欺诈、反洗钱等领域的运用将大大加强,线上业务、账户交易、信用评价、信贷流程等领域的智能风控及反欺诈体系逐步完善,实现以客户为核心的全渠道、全产品、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事前、事中、事后一体化风控。

华夏银行目前正在努力推进数字化转型

金融界网站:华夏银行持续深化金融科技发展战略,加大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运用,请问目前贵行都在哪些业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张健华:近几年,华夏银行把金融科技创新作为首要战略重点积极推进,制定发展规划,加大资源投入,加强科技条线和业务条线合作,以“创新引领、数据驱动、智能转型、安全运行、效率提升”为目标,启动架构重塑、云平台、数字化信贷、大数据、现金管理等15项重点工程,通过金融科技实现对业务的技术赋能。目前正在努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线上业务发展、风控智能化、大数据平台建设、生物识别技术应用等项目落地。

一是推动信贷业务向线上化、数字化转型。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上线网贷接入系统、信用风险评估系统、电子签章系统和催收系统等项目,自动进行风控决策、预测和预警,实现线上信贷业务“40秒审批,3秒放款”。

二是深入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基于建成的人工智能服务平台,研发了事中反欺诈、智能投顾、智能客服机器人、网贷风控等系统,为智能营销、欺诈拦截、票据识别、大数据风控等多种场景提供服务。积极打造智能网点,升级智能客服,提升智能化水平。

三是构建企业级大数据平台。整合全行内、外部客户数据,构建客户全景画像,在客户开拓、潜客挖掘、运营优化等领域提供大数据分析服务,满足业务交叉营销、授信风控、智能投顾等场景需要。

四是推广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在股份制银行中首批投产人脸识别线下支付业务,并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与中国银联共同发布智能支付产品—“刷脸付”。基于华夏银行生物识别平台,已实现ATM存取款、手机转账支付、智能柜台开户、柜面身份核验、办公门禁考勤等场景应用。

五是加快渠道建设。全面升级手机银行,手机银行5.0以灵活开放的技术架构,应用先进的智能客服、智能反欺诈、刷脸转账和支付等技术,建成“听懂声音、读懂文字、看懂图案”的智能APP,一般情况下客户端启动时间小于1秒。加速线上线下渠道融合,打造智能营销工具,运用数据模型开展精准营销。打造开放式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开放银行,向第三方机构开放标准接口,将支付、融资、理财等业务嵌入第三方线上服务场景。

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八大痛点

金融界网站:华夏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都做了哪些努力,重点布局了哪些业务?您认为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哪些痛点?

张健华:华夏银行数字化转型已经起步,设立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办公室,加强组织、人员、财务等配套资源跟进。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办公室协同各类数据管理职责,统一标准、统一数据,从顶层推动数据转型。积极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积极推动数据治理,深化数据应用,深挖数据价值。加强敏捷组织体系建设,提升快速响应与交付能力。探索产业互联网金融,推动运营改革等重点项目也在加速推进。我们将以零售金融业务为突破口,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一些问题和痛点:一是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需要加强。传统的业务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技术变化,数字化转型应该首先从转变和提升数字化思维和认知做起,提升管理层、业务和技术部门的数字化商,提升全员数字化思维。二是需要建立清晰统一的数字化转型愿景和目标。要消除科技、业务等不同条线对数字化认知的差别和分歧,形成统一、公认的数字化转型愿景、目标。三是传统的组织架构难以适应敏捷转型要求。部门制和总分支的组织架构存在离客户及市场较远、决策链条长、反应较慢等问题,如何建立企业级敏捷组织体系以支持和保障数字化转型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四是需要吸收吸纳大量数字化转型所需的专业人才。数字化转型需要懂科技和业务的T字型复合人才,需要如产品经理、架构师、数据治理、数据模型、用户体验、敏捷教练、网络安全、云计算等各方专业人才,目前银行业普遍较为缺乏此类人才。未来需要从科技投入、科技和数据人才引入与培养等角度尽快提升科技基础能力以支持数字化转型。五是信息化基础能力、技术支撑能力需要加强。从数字化转型的科技侧要求看,还存在系统交付不够敏捷、信息孤岛等问题。在数据应用方面广度和深度还不够,数据的价值未得到有效的挖掘和释放。六是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能力有待加强。目前缺乏在业务侧的规模化应用能力,应用场景仍不够丰富,覆盖度还不足,从试点到大规模推广还有差距,未能充分体现出新技术的业务价值。七是有限资源预算与无限转型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协调资源,如何更好地识别并优先推动价值大、可行性高的数字化项目,需要系统性考虑。八是需要打造创新、容错的组织文化、以数据说话的数字文化。与组织文化和组织机制相适应,创新、容错、以数据说话等基础建设还任重道远。

数据是开放银行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金融界网站:华夏银行在年报中提出,将有序推进开放银行建设,那么您如何理解开放银行?您认为银行进行开放银行建设的关键点和难点是什么?

张健华:开放银行是银行探索线上化服务的重要方向,是一种以数据为核心的平台化经营模式。银行通过将自己打造成为平台,吸引其他参与方加入进来,同时主动嵌入到其他场景,由此汇聚广泛的生态场景,整合资源,共享数据、算法、交易、流程等,以“金融+场景”的方式提供金融服务。开放银行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平台化是其主要发展模式,数据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极致的用户体验为主要手段,生态圈经营则为发展目标。

开放银行建设的关键点在于:一是连接场景,构建数字生态体系。银行由于业务相对低频,很难凭借金融业务本身打造生态、获取流量,因此需要与外部平台资源进行场景对接,嵌入客户所需的金融服务。二是数据共享,实现互联互通。开放银行“场景在前、金融在后”的模式使银行后台化,银行不直接接触客户,须借由数据了解客户、服务客户、管理风险。营销方面,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实现用户精准画像,形成针对性服务方案;风控方面,运用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分析用户行为以实现智能化风控;运营方面,通过数据分析与建模减少人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三是敏捷交付,快速迭代创新。开放银行基于场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提供金融服务,要求银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敏捷机制,快速匹配产品和服务。四是平台化运营,实现降本增效。开放银行连接场景构建生态圈,要求银行整合内部产品及服务,提供一站式服务。在机制体制上需要打破业务边界,建立多业务条线协同机制,再造与优化内部运营流程,打造智能高效的前中后台流程体系。

开放银行建设的难点在于:一是把握好技术风险。此类风险主要来源于信息系统自身不稳定导致的风险、外部攻击造成的风险、内部缺陷带来的风险,如何控制好此类风险是重中之重。二是平衡数据开放共享和隐私保护的关系。开放银行聚合了众多主体,数据泄露风险增大,客户数据必须受到银行最严格的保护。如何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把握好数据开放共享和数据隐私保护的尺度,有一定的难度。三是对于第三方合作机构的风险防控。在合作过程中对于第三方机构的选择也是风险的重要来源,银行与合作方之间如何建立缓冲和隔离机制,提出了新挑战。四是开放维度及程度的把控。开放银行要妥善解决银行对外开放什么、开放到什么程度等问题,建立相应的标准、原则、规则,把握好阀值、验证等关键节点,处理好业务发展与落实监管要求的关系。相关的监管制度亟待出台,引领银行合规经营。

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构建智能风控平台

金融界网站:在业务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贵行是如何同步推进风险管控工作,为银行良性发展保驾护航的?

张健华:业务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银行风控主要聚焦三个方面:传统业务的风险管控、新兴业务的风险管控、风控技术数字化建设。华夏银行同步推进风控数字化转型,制定差异化的风控策略,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新兴技术,全力提升自主风控能力。

一是强化全口径业务风险监测,着力优化调整业务结构。以深化结构调整为主线,突出信贷政策的引领作用,兼顾政策的刚性执行以及灵活适配,以可操作、可实现的管理措施,实现质量、效益和结构多重管理目标的协调平衡。建立全口径业务风险监测体系,在做好信贷业务风险监测的基础上强化非信贷业务产品结构、行业结构、区域结构的监测,及时、全面地监测各类业务的风险总量和结构。推进集中度、大额风险暴露和组合限额管理,坚决防范由于集中度、产品风险以及风控机制落实不到位引起的系统性和大额风险隐患。

二是灵活调整风险策略,强调核心风控自主掌握。研究制定了自主开发风控模型的数据规范、流程规范、技术要求、验证标准等,确保线上业务风控能力提升。线上贷款项目采取业务部门审核和专业部门风险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并持续开展风控模型的抽样评估,推动风控模型优化。

三是加快风控建设步伐。依托外部大数据引入和数据仓库构建大数据融合平台。根据巴塞尔协议Ⅲ最新风险计量要求,推进信用、市场、操作风险计量模型的优化。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支持新型风控模型的开发,构建智能风控平台,丰富智能化分析与建模工具。建设机器学习风控算法工具,支持多种场景下的机器学习算法建模和计算服务;深化智能风控技术在个人、信用卡等零售领域的应用,提升“数据+模型+策略+系统”风险控制和反欺诈能力;推广“小企业授信业务决策引擎”,提升小微授信业务风控管理智能化、集约化水平;开发大数据风险识别预警系统,提升授信全流程风险监测和预警的自动化水平。

后疫情时代银行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

金融界网站:您如何看待后疫情时代,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张健华:疫情不仅对经济金融产生了巨大影响,加速了银行线上化布局步伐。后疫情时代,银行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面临的机遇主要有:一是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带来新机遇。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孕育新的业务增长机遇,如加大信贷投放、债券投资、债券承销等。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流动性合理充裕,银行获得低成本资金来源、金融市场业务赚取资本利得等机会增加。二是逆势发展的新行业、新领域带来新需求。医疗卫生保健、居家消费、在线办公等领域具有增长潜力,相关金融需求,如在线支付、信贷和理财等大幅增加。三是数字经济时代加速发展形成巨大外部推力。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非接触银行、数字货币技术等创新金融工具迅速进入市场,推动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通过直销银行、虚拟银行牌照拓展客户基础,提高数字化渠道业务比例;通过开放银行嵌入服务场景,零售端渗透客户的衣食住行,对公端通过产业链重塑专业化服务体系,实现金融与消费、产业的无缝对接。四是居民行为模式和消费习惯出现新变化。居民财富增长和资产配置将加大向优质金融资产的迁徙,无接触服务将成为客户服务方式改变的主要方向,银行将以新需求为导向,加快创新探索与账户相关的新业务新服务。

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一是风险防控面临压力。经济下行叠加疫情影响,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文化旅游业等行业受到冲击,风险通过降薪、裁员等向居民传导,零售客户信用风险也将上升。银行资产质量承压,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等,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二是经营转型面临压力。银行业务的经营模式亟待调整。零售业务传统的业务拓展方式缺少数据分析和场景化融入能力,围绕客户定制产品的能力有限,客户对银行的认可度和体验感缺乏,需要运用金融科技加以改变和提升。对公业务通过“商行+投行”的综合服务提高价值创造能力。三是盈利增长面临压力。净息差进入下行通道,金融改革和利率市场化的提速,给国内银行业的盈利模式带来极大的挑战,银行下沉服务与支持中小微企业的结构性问题并未得到完全解决,普惠金融如何切入到巨量市场主体,对银行平衡好风险与收益提出更高要求。

银行面临转型发展、风险防控、盈利增长等多方面压力,需要做好长期应战的准备,既要采取更加审慎稳健的经营策略,提升资产质量,降低利润预期,又要在体制建设和结构转型方面谋划更高更深层次改革,加速数字化转型和金融生态构建,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其他人还搜:
八大银行是哪八大银行
八大银行外汇牌价查询
八大银行哪个利息最高
八大银行汇率实时查询
八大银行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
八大银行今日汇率查询表下载官网
八大银行外汇快易网
八大银行有哪四大银行
八大银行汇率对比
八大银行外汇牌价对比

0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