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江西千户苗寨景区的涉案山寨ATM机。图片来自检察日报。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斯涵涵
人在家中坐,钱却在国外被盗取。只不过去了趟旅游景区,张先生等十几位游客银行卡里的钱都因为景区的一台自动取款机被人在境外盗刷了。11月9日,贵州省雷山县法院对被告人陈鹏、王亮信用卡诈骗一案作出重审判决。
近些年来,手机支付成为民众的主要支付方式,较少带现金出门。当游客在人头攒动的景区内需要取现时,银行的自动取款机无疑可解燃眉之急。然而,当人们使用的是一台假冒的银行取款机,自己的存款便会不翼而飞。
两名犯罪嫌疑人在游客众多的苗寨景区内私自克隆ATM机,通过内设的摄像头与远程操作软件等技术手段,在国外盗刷游客资金。而景区内临街的店面、与银行ATM机网点一模一样的装修,让人们不知有诈,不知不觉落入犯罪分子的圈套。
此案犯罪形式新颖,手段隐蔽、专业,我们在为司法机关及时精准破案叫好的同时,也不难发现银行在自动取款机网点管理中存在监管漏洞和风险隐患。长期以来,银行等金融机构都因为其固有的“金牌”地位而被民众所信赖,鲜少人会想到有假冒银行及设备,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他们在热闹的知名景区内,大模大样地架设山寨取款机,景区以为是银行所为,不管不问,而银行却不知情,狡猾、狂妄的犯罪分子利用监管漏洞大肆窃取他人钱财。
站在更广博的视角来看,我国旅游景区众多,数十家银行的自动取款机更是不计其数,不知道还有没有这种逼真的“山寨取款机”在觊觎人们的财产?也不知道还有多少金融监管部门蒙在鼓里?
据悉,雷山县检察院为延伸办案效果,就该案向8家大银行以公开宣告、现场送达的方式发出检察建议,建议金融机构加大对下设网点的信息公开以及日常监管,并在景区等人流密集点张贴网点信息,不定期向储户推送安全金融信息,堵漏防漏。此举很有必要。
金融机构一定要举一反三,落实管理责任,加大巡查力度,强化与景区等公共场所的信息沟通与责任分担,全面堵塞欺诈漏洞。就此案来说,假若景区在有人架设自动取款机时,索要相关证明或者往银行打一个电话证实一下,再或者,银行官网上公布详细、准确的网点资料以供民众查证,同时工作人员加大实地排查、技术排查,山寨取款机的阴谋就不可能轻易得逞,这是此案向监管敲响的警钟。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