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知识 > 正文

(帕累托改进)《中国金融》|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帕累托改进

作者|杨新兰「中国农业银行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 」

文章|《中国金融》2022年第19期

(帕累托改进)《中国金融》|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帕累托改进  第1张

全面风险管理作为银行集团的核心功能,其机制、系统、流程和技术必须伴随金融风险演变而进行“预应性”变革。笔者基于对当前金融风险新变化及银行集团风险挑战的分析,探究我国银行集团全面风险管理帕累托改进所遵循的一般逻辑和实施路径。

金融风险演变的新特征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以及金融深化的推进,我国金融体系、金融结构和金融功能逐渐趋于完善,但金融风险演变正在呈现新的特征,风险防控的严峻性仍不容忽视。

外溢影响加深。疫情反复、通胀高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和地缘政治冲突已成为影响全球宏观经济稳定的主要不确定性因素,一些经济体超常规加息缩表加剧了全球货币紧缩预期、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对市场的风险偏好造成冲击,这将对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产生重大影响。我国开放发展面临的复杂局面前所未有。

金融业转型伴生新的风险。数字经济时代,金融业加快发展模式转型步伐,更加重视发展轻资本和数字金融业务,开展可持续投资,推动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良性循环。随着新的金融商业模式、新的金融生态不断演进,一些与绿色低碳转型、金融科技等相关的新型风险逐步显现,并与传统的金融风险交织叠加。同时,系统性风险扰动因素增多,跨业、跨市场、跨境的交叉性金融风险管控难度上升,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尤为重要。

风险监管“预应性”改革推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监管当局不断推进以前瞻主动防控风险为目标的“预应性”监管变革,以提高资本充足率可比性和风险加权资产测算可信度为核心的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拟在全球银行业实施,各国纷纷发布应对不利形势的业务连续性计划和稳健性监管要求,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不断协同,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功能监管不断融合。COSO新版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COSO-ERM)也将全面风险管理从原版的“控制框架”更新拓展为“管理框架”,将风险升级定义为“事项发生并影响战略和绩效目标的可能性”,进一步突出风险管理在企业战略层面的作用,提出贯穿风险管理价值创造全过程的五个要素和二十项原则。

银行集团风险管理面临新挑战

面对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以及金融风险形势,我国银行集团全面风险管理面临诸多新挑战。

风险管理战略引领与价值创造的效能需要增强。与一般工商企业不同,银行是高杠杆机构,是经营管理金融风险的信用中介,通过主动承担风险并有效管理风险来获取经营收益。如何将风险管理从“一个额外流程或程序”提升到“一种内生文化或能力”,如何将其有效融入银行战略目标的设定、绩效目标的实现全流程,如何确定最适风险水平,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取得平衡,满足监管、法律和其他相关利益方的诉求等,都是现代银行集团面临的重大课题。数字经济时代,风险管理“战略转折点”来临,银行集团迫切需要开展新一轮的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建设基于风险视角的管理决策支持保障体系,实现风险管理价值创造的新飞跃。

风险偏好与风险承担水平管理需要强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银行业愈加重视风险偏好框架(RAF)的建设与风险偏好管理。风险偏好的设定,需要银行集团从定性定量维度确立愿意承担的风险类型和风险水平。风险偏好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平衡资本、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关系,而且需要关注风险水平的变化,实施相机抉择的动态管理,确保风险偏好与风险承担能力相匹配。

风险管理体系的全面性需要深化。全面风险管理作为风险管理演进的新阶段,强调要将风险管理有效融入银行战略和绩效活动,实现风险管理的集团一体化、业务流程的全覆盖和风险计量的全额化,提升风险管理的信用发现能力、决策支持能力、全面融入能力和无感监控能力。银行集团需要不断重检评估风险治理体系的完备性、适应性和敏捷性,包括风险治理与风险文化建设、风险战略与政策制定、风险识别与计量、信息沟通与报告、风险管理绩效评估等多个方面,科学合理地补齐短板。

风险计量的精准性与压力测试的有效性需要提升。风险计量是全面风险管理有效实施的基础,计量能力和水平是衡量管理精细化程度的标准。我国银行集团利用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市场风险内模法和操作风险标准法等模型技术开展风险计量工作,风险量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数据质量与数据颗粒度、系统支持、高级法覆盖面、内评科学性、模型区分度与预测能力、模型校准的参数调整和风险信号输入、计量准确性等方面仍存在不足。近年来,国际监管机构和银行集团通过压力测试来审慎评估极端风险影响,我国银行业压力测试体系亦不断完善,但压力情景设计的丰富性、敏感性和专业性尚需提高,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建模数据仍有待积累,压力测试结果应用还需完善。除此之外,如何量化评估跨业跨市场交叉性金融风险对资本的影响,也是风险计量与压力测试的难点。

风险定价的价值发现功能需要优化。风险定价能力体现了风险管理的核心能力,决定了银行未来的成长性。风险定价反映的是资产所带来的未来收益与风险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将风险量化为价格、用溢价弥补风险,需综合考量风险成本、风险回报等因素。在LPR等利率市场化机制下,银行的核心功能不仅是融资,更是风险的识别、计量和配置,需要对风险价值进行深度挖掘,不断提升差异化风险定价能力及精准风控水平,深入实施基于风险调整后资本回报率(RAROC)的风险定价模式,实现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的动态平衡。

数字化风控体系建设需要加快推进。在海量动态的金融信息下,人工经验容易产生决策偏差,一些基于传统统计方法的风控模型也会由于缺乏有代表性的模型样本或历史数据而效用有限。当前,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银行集团最重要的战略性、全局性管理变革工程。如何通过全领域、全条线的数字化转型催生新的风险管理生产力,如何打破“数据孤岛”、高效应用与管理数据资产,如何推动风险管理从“部门级”转变为“企业级”,如何建设更具创新性、渗透性和覆盖性以及自控核心技术的数字风控体系,将成为未来银行集团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风险管理帕累托改进的逻辑与途径

所谓“帕累托改进”,是指在某种经济境况下,某项政策制度安排或某种资源配置状态调整至少能够有利于某项业务或某个领域,而不会对其他任何业务或领域产生损害,这是实现改革最优目标的有效方法。面对全球变局及金融风险演化,我国银行集团唯有科学把握发展机遇和风险战略转折点,主动适应持续迭代的市场竞争、风险演进及监管要求,有效推进风险管理变革,才能不断增强应对风险的韧性。

深化全面风险管理战略与风险偏好的传导。一方面,强化风险形势研判,积极应对国际上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俄乌冲突、通胀高企等外溢影响以及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调整优化银行集团风险管理战略,确保与自身发展阶段、商业模式、风险复杂度、管理水平及市场环境相适应,将风险控制在容忍度内,不断提升风险绩效的微笑曲线。另一方面,按照战略导向、监管导向和市场导向,确立银行集团适当的风险偏好和覆盖资本、收益、风险的偏好量化指标,确保风险管理融入银行价值创造的全过程。风险偏好管理需要遵循三项原则:一是全面覆盖主要实质性风险,为战略实施提供助力;二是将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既要明确长期的定性定量目标,又要随着环境变化及时科学调整;三是确保传导顺畅,通过风险限额、经营计划、考核评估等将风险偏好传导至各业务条线和各级机构,且能够在集团层面汇总反映整体风险轮廓。

打造基于流程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按照问题导向、风险导向的原则,不断改进风险治理架构及流程。厘清各类重要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打破“部门银行”的“信息孤岛”,解决单项风险管理“短视”的问题,在优化风控“三道防线”、前移风险关口的同时,将风险管理方法技术植根于经营管理全流程,构建“风险—流程控制矩阵”,建立起流程银行的新型风险管理模式。此外,按照COSO发布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含内部控制”的新理念以及明确风险管理“战略目标、经营目标、合规目标和报告目标”的新导向,纠正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认识偏差,促进风险管理与业务经营、内部控制的一体化,摒弃唯部门视角管理风险的传统做法,根据风险交叉组合的特点,立足银行集团视角、全流程来设计风险管理政策,创造和实现新的风险管理价值。

提升新一代风险资本计量与管理技术的有效性。一方面,深入推进以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风险管理体系。科学实施巴塞尔协议Ⅲ等新一代资本规制和风险度量工具,同时关注资本管理在前瞻预判危机等方面的有限性,健全杠杆率等配套管理措施,优化资本配置与补充方案,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对于资本节约、客户筛选、风险定价的贡献度。另一方面,防止资本套利带来的指标“繁荣”。净监管负担的一价定律指出,银行所承担的净监管负担不同会导致其出现监管套利行为,即银行将通过选择不同的风险计量模型、银行账户与交易账户模式、资产形式和资本结构来实现资本达标。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资产的风险水平是否降低、风险承担能力是否提高以及经营稳健性水平如何,无法仅依据资本指标作出真实判断。

优化监管约束下的银行最适资本缓冲机制。缓冲资本(Capital Buffer)是指实际资本充足率与监管最低资本要求之间的差值。缓冲资本过少会增加监管资本合规风险,而缓冲资本过多又将影响资本获利。为此,在既定的最低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下,优化缓冲资本是银行集团提升风险资本管理效能的关键。差异化的资本监管指标能有效引导银行及时合理地调整资本水平和风险偏好,有效调控最适缓冲资本水平。

拓展压力测试应用的深度与广度。构建包含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利率、资产价格等更加多元、对风险更加敏感的压力情景指标体系,大幅提高压力测试的频率、扩大类型和机构业务覆盖面,综合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测试方法,将各类情景冲击作用于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杠杆率、交易对手违约率等承压指标,深入研究关键风险因素、资产劣变程度、拨备与资本充足性及其窗口期,将压力测试结果与资本补充、资本分配、压力资本缓冲要求、业务或分红限制、风险偏好调整等有效挂钩。

强化交叉性风险及系统性风险防控。一方面,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防止交叉性金融风险穿透管理“公地悲剧”,强化跨市场业务的资金来源与运用的纵向穿透监控,强化套利活动或风险实质的横向穿透识别,健全统一的功能监管标准,探索交叉性金融风险的资本计量与管理方法。另一方面,严密监测宏观经济冲击、系统性风险诱因。加强对全球经济下行背景下银行体系稳健性、流动性风险、传染性风险的监测评估,适时启动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强化对单体风险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预警监控,防御世界格局深刻变化下的外部风险冲击,全方位筑牢系统性风险防控屏障。

构筑人机结合“立体式”的智慧风控平台。风险控制点的标签化与内嵌化、控制侦查作业的模型化与标准化、风控流程输入与输出的自动化、大数据与AI技术驱动的智能化应是变革创新的方向。应着力建设集风险政策制度、风险偏好与限额、合规底线与风控指标于一体的风险预警平台,持续构建集团各级各类风险数据与风险视图加总的多维透视平台,升级优化针对不同场景、产品或客户维度的全生命周期风险监控平台,推进风险评估、资本充足水平预测和全面压力测试等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管理的一体化系统建设,探索基于神经网络强化学习技术的风险定价决策支持系统等。通过构建风险管理的智慧大脑,让“无感却无处不在”的数字化风险管理活动融入各项业务领域、管理流程和环节,开创风险管理价值创造的新时代。■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供职单位意见)

(责任编辑 贾瑛瑛)



其他人还搜:
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改进是什么意思
帕累托改进和帕累托最优的区别
帕累托改进的例子
帕累托改进和帕累托最优的关系
帕累托改进的政策往往行得通
帕累托改进状态意味着社会资源配置
帕累托改进准则
帕累托改进状态
帕累托改进恋爱

0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