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基金跟投组合请点击文末“了解更多”。
到目前为止,不起眼的基金管理人系列共写了两位,一位是国泰基金的徐治彪,另一位是圆信永丰基金的范妍,我暂时不准备写其它基金经理了,就目前而言,组合里面有比较正统的基金经理三位,分别是董承非、谢治宇、袁芳,我认为能够“出奇”的基金经理两位,分别是徐治彪和范妍,另外一个债基平滑收益曲线,组合人选接下来几个月大概不会有大的变动。
因为组合成立是在春节后,也正好赶上一波大调整,今天主要谈谈组合中各标的的表现。首先是董承非的兴全趋势,近一月收益-7.86%,而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13.35%,如图:

整体表现是优于指数很多的,但是从波动情况来看,和沪深300的波动方向基本一致,只是降低了β而已,所以假如说后续指数又涨回来,那么兴全趋势的涨幅大概率也会更低,所以这部分配置适合下跌的环境而大概率不适合上涨的环境,只能说中规中矩。
再看谢治宇的兴全合宜,近一月收益-10.46%,跑赢沪深300指数3个点左右,如图:

谢治宇的兴全合宜,表现其实也是和指数趋同的,这段时间表现并不出彩,不过相较于那些抱团严重的基金,控回撤的能力依然更优。谢治宇的基金,基本上从来不会在短期内表现很优秀,但是拉长时间来看,你不得不承认,他就是最优秀的那一个,仿佛是在用打太极的方式,慢慢和指数差距越来越大,最后长期下来,比指数优秀太多,所以谢治宇一定会是我长期重仓配置的基金经理。
再看袁芳的工银高质量成长,近一月收益-15.94%,跑输沪深300两个多点,如图:

当初我选择袁芳,主要是因为她过往业绩优秀,且回撤控制非常好,但是目前来看,只是一个β放大器,我认为可能和她规模增长过快有关,身段不够灵活了,而且今年年后这波下跌,也确实有点出乎意料,很难做仓位调整,因为基金经理普遍认为流动性收紧加上盈利下滑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这时候才会做出一些降仓位的动作,而今年一季度很明显是盈利上行的季度,除了董承非这样的“老油条”提前做出降仓处理外,大部分没有经历过几轮牛熊周期的人都做不到这个动作。
虽然说今年这轮还称不上熊市,但是对绩优股来说可以说是股灾,从过往各种茅的走势来看,现在就是牛市顶峰,指数是失真的,再加上去年疫情原因把经济数据打的很低,节奏其实和想的不太一样,并不是说非得满足那两个条件才有系统性风险,今年的系统性风险不针对市场上所有股票而言,仅针对那一小部分极致抱团股,基金经理经过这轮小股灾之后都应该好好反思一下。
以上是我“守正”的部分,下面讲讲“出奇”的部分,主要也就是聊聊徐治彪,因为范妍是我后面才加进去的。
徐治彪的国泰医药健康,近一月收益-2.45%,跑赢沪深300近11个点,如图:

徐治彪这个基金经理是我单独做过分析的,详细可见过往公众号文章,我在组合中给了他20%的位置,以求达到“出奇”的效果,而一个月后,他确实给了我满意的结果。
图中可以看到,从一开始大盘下跌,国泰医药健康就没怎么跌,尤其是近一周,开始起飞,和指数差距一下子拉大了,周五的时候,沪深300指数下跌2.62%,国泰医药健康逆势上涨0.66%,万绿丛中一点红,同时它也是近一周的股票基金收益第一名。

仔细看会发现,近一周涨的好的,大多是军工主题基金,而近一个月涨的好的,多是钢铁、环保等主题基金,医药板块其实整体跌幅是很大的,作为一个医药主题基金,这不能说是独一无二,只能说是一枝独秀了吧。
我倾向于说这是偶然也是必然,因为在选他的时候我就深入了解了他的投资逻辑,徐治彪过去几年业绩其实都挺好的,但是去年三四季度,抱团股行情起来的时候,他一点也没有沾到光,蛰伏了两个季度,究其原因,就是他选择的是中盘成长股,他也曾在直播中提到,自己选择的是未来空间大,但是目前行各公司市占率还比较低的行业,看它一个几年后预期的空间,再拿现在的市值去做比较,比如说他从不足百亿市值时买长春高新,预期能到1000亿,而现在已经涨到1500亿,他也功成身退,赚了很多钱,另外我之前的分析中也写到过他在两三年前就看好新能源车行业,只不过他买的从来不是那些主流公认的龙头,而是一些细分方向的龙头。
所以在去年底和今年初机构抱团各种茅的时候,他的净值都没怎么涨,但我反而对他更加充满信心,因为一个坚定自身风格不漂移的基金经理,总会有他出彩的时候,何况他选择的还是既有托底又有成长的中盘成长股,他在今年跑赢指数三四十个点我都不奇怪。
上周五是他的基金净值正式跑赢同期葛兰新基中欧阿尔法的一天,“慢就是快,盈亏同源”这八字真言,得到了阶段性的呈现。

以上就是我对基金组合中的标的的总结,一个月了,组合中因为有基金经理徐治彪的存在真正做到了守正出奇,希望后续基金经理范妍也能给我们的组合带来出奇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