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央行官方公号发布《盘点央行的2019|金融业对外开放》文章表示,稳妥有序推进支付、征信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并透露受理美国运通相关机构的银行卡清算机构开业申请。
早在2018年11月9日,央行官网曾发布公告称,已审查通过连通公司银行卡清算机构筹备申请。央行称,批准连通公司银行卡清算机构筹备申请是我国银行卡市场开放的重要一步。
连通公司的开业标志着中国清算支付行业将打破中国银联“一家独大”的地位。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给消费者的同时也将发挥鲶鱼效应,加大国内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为国内金融机构的“全球化”做准备。
//
“鲶鱼”来了,银行卡竞争格局重塑?
//
美国运通成立于1850年,总部位于纽约,凭借百余年的服务品质和不断创新的经营理念,保持着自己"富人卡"的形象。过去运通一直走独立发卡之路,从1996年才开始向其他金融和发卡机构开放网络,目前服务网络遍及全球130多个国家。不同于银联、维萨(Visa)和万事达(Mastercard),运通是封闭的卡组织,集发卡、商户收单和支付清算业务于一身。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10月,美国运通与连连支付共同成立连通(杭州)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下称“连通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连连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和美国运通方面各出资50%。
除了运通,VISA、万事达目前也在积极筹备申请清算业务。2019年3月,万事达与网联正式成立合资公司万事网联,注册资本10亿元,万事达通过旗下公司合计持股51%,网联科技持股49%。
此前,已获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的机构只有中国银联一家。此次批准连通公司开业申请既有利于深化金融业对外开放,也有利于优化我国银行卡市场产业结构,提高银行卡竞争水平和服务水平。
目前,中国境内仅有银联一家银行卡清算机构,此次批准连通公司开业申请让一家独大的银联地位不在,未来将正面迎接来自运通、VISA、万事达的挑战。信用卡维萨、万事达、运通等无须再印有银联标志,可以独立在中国商业市场上运作。
2011年,国内开始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后,第三方支付市场迎来了爆发,从电商购物到订购机票到生活缴费,消费者得到很多便利和实惠。
如果没有“银联”,消费者持某一信用卡去对应商户消费,除了支付所消费的商品本身金额外,只需要向发行这张信用卡的机构支付这一笔汇划费用即可,而这笔费用往往可以得到返扣、优惠而抵充。然而,银联的存在使得汇划变成了两次(商户与银联的汇划支付,银联与信用卡发行机构的汇划清算),这多出的一笔汇划费最终还是持卡者承担。
除了消费者能够享受便利和优惠外,商家将有更多的选择,费用负担将会减轻。例如国内百货、超市、餐饮业等银行卡消费的手续费在0.35%至2%不等,如果手续费能大幅减少,企业负担能够减轻,消费者最终也受益。
据悉,目前收单市场的手续费发卡行、收单机构、银联按“7∶2∶1”分成,一旦出现新的收单机构,银行卡收单市场价格体系将被重塑,分成比例可能出现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改变支付清算竞争格局,对于银行来讲,外卡组织既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
//
运通等外卡机构“抢食”蛋糕
//
截至2018年末,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75.97亿张,同比增长13.51%。其中,借记卡在用发卡数量69.11 亿张,同比增长13.20%;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6.86 亿张,同比增长16.73%。全国人均持有银行卡5.46 张,同比增长12.91%。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49 张,同比增长16.11%。银行卡卡均消费金额为1.22万元,同比上升19.06%。
目前,不管是中国的人均持卡数还是卡均消费金额,相较于国外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是为什么国际卡组织“迫切”想要进入中国市场“抢食”蛋糕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运通等外卡机构而言,它们在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如国内的银行,这也就意味着,它们在国内市场的“威胁”并不大。但是运通、VISA、万事达它们属于全球性卡组织,在外币清结算、跨境交易、全球清结算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对于消费者而言,国际卡品牌具有“品牌”优势,在国外受理和境外服务方面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对于高端消费者而言,他们可以享受到更加丰富和高质量的境外用卡服务,自然会青睐国际卡。
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处理业务144.24万笔,金额26.4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57%和81.71%。从跨境交易金额增速来看,这是一块“肥肉”,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国旅游、置业、投资将逐渐常态化,这样的趋势显然是利好国际卡组织。
虽然外卡机构在国际竞争方面有相对的竞争优势,但在国内,银联的借记卡具有规模优势,外卡机构如果单打独斗自己发卡必然没有多大的优势,而最优的方案便是寻找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国内合作伙伴,如此一来,国内金融机构可以借助外卡组织的品牌和运营优势,提供更好的服务给国内消费者,同时还可以“谋划”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