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工网
据江苏省总工会微信公众号消息,2020年,江苏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3621元,首次超过10万元大关。
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06034元。19个国民经济行业中,有10个行业的平均工资超过10万。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最高,达到162939元;金融业平均工资虽然位列第二,但平均工资比2019年下降了2301元。
与此同时,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达到63830元,首次超过6万元。
平均工资发布后引起了关注,部分网友调侃自己工资“被平均了”。平均工资究竟是什么?又是如何计算的?平均工资破10万元可信吗?
平均工资具体指什么?
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是指单位全部从业人员在报告期内,通常指一个年度内平均每人所得的工资额,包含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工资性津贴补贴、其他工资这4个方面内容。
值得关注的是,我们所统计的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等个人缴纳部分,以及房费、水电费等。
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是如何计算的?
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计算公式为: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从业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其他从业人员。工资统计是统计单位的从业人员,而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非单位从业人员不在工资统计范围内。
从业人员工资总额是单位在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而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是单位在报告期内平均拥有的从业人员数,年度平均人数按单位实际月平均人数计算得到,不得用期末人数替代。
专家建议:
要理性看待平均工资数据,不能盲目地将自己工资收入与平均工资数据进行比较。因为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是有差异的。我们要结合自己所在的地区、所从事的行业以及所处的岗位,和细分的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进行合理比较。
责任编辑:刘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