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梅丹
“您好!您不要急,您这个信用卡逾期情况……”3·15前夕,记者来到“12378”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浙江分中心,电话声此起彼伏,话务员柔和的声音,一遍遍抚平另一头焦躁的情绪。像这样的电话,浙江分中心每天都要接听近500个。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话题,在这几年日渐升温。对此,浙江银保监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参与浙江“共同富裕”和“重要窗口”建设,构建银行保险机构主动担责、行业组织自律协调、监管机构监督引导、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大消保”工作体系,在金融消保领域打造浙江品牌。
“为高质量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我局提出了‘四个最大’工作理念,各银行保险机构要做到最大善意服务客户、最大诚意化解纠纷,监管部门要最大程度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最大警觉发现风险隐患。”浙江银保监局消保处汤处长告诉记者,该局还印发了《关于推动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最多说一次、最多访一次”工作方案》,以人民为中心,提升金融维权的质效。
“老”要护好养老金
“少”需花钱有度,量入为出
一老和一少,是金融消保的两个主要群体。“老人家要警惕各类非法集资,养老金要捂好,不要被骗。年轻人要建立理性消费观,避免陷入网贷陷阱。”汤处长表示。
今年1月,杭州一位退休阿姨方女士给“12378”浙江分中心打来电话,“我有一笔理财转账后,联系不到理财经理了,怎么办?”方阿姨急得很,“一共有26万啊!”
原来,方阿姨退休后,养老金一直放在银行里做储蓄。去年开始,有一位自称姓李的理财经理经常到小区来宣讲,多次向小区里的老人推荐一款“三年后本金翻倍”的高回报产品。宣讲完毕后,李姓经理还不忘给老人送点米面油等小礼物。在“高收益”和朋友投资的带动下,方阿姨前后共投了26万元。谁想到最后一笔10万元转过去后,方阿姨就再也联系不上这位李经理了。
汤处长告诉记者,像方阿姨这样被骗的案例比较典型。此类非法集资平台往往利用投资者盲从、想捞好处的心理,一方面让身边的亲朋好友推荐,提升所谓的项目可信度,另一方面用高回报利诱,先给一些“甜头”,放长线钓大鱼。
“不轻信、不盲信、不侥幸。”汤处长说,一旦遇到有人推销理财产品,“三不准则”就可以拿出来对比一番。“在钱这件事上,不要轻信你的好邻居,也不要轻信你的老姐妹。要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决不能抱着‘我不会上当受骗’的心态去轻易投资。”
而针对年轻群体,汤处长则表示,近几年,浙江银保监局在普及金融知识方面同样做了很多工作。当超前消费成为社会习惯时,年轻人更需要建立理性健康的消费观。如果真的需要借钱、贷款,一定要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不要卷入‘套路贷’的泥潭。一旦遇到诈骗,也要保留证据,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汤处长提醒。
“银保调委”提供免费维权服务
年受理近2.8万件,金额超30亿元
在金融消费维权方面,每天都会发生形形色色的新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监管部门有责任也有义务行动起来。
记者获悉,除了加强“12378”浙江分中心建设外,2020年,浙江银保监局又在原浙江省保险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原浙江省银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基础上,指导浙江省银行业协会和浙江省保险行业协会,联合发起成立了浙江省银行业保险业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省银保调委”),各地市也相继成立了银保调委,为全省的金融消费纠纷提供解决通道。
仅2021年,全省银保调委共受理调解案件27777件,调解成功率88.21%,涉及金额31.9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全省银保调委不向消费者收取任何费用。
调解的案件五花八门。买了300万银行理财,到期却亏了1万元,可以要求银行赔钱吗?给朋友办理信用卡保证人担保,朋友欠款逾期,银行多次催收未还提起诉讼,法院可以查封担保人财产吗……省银保调委的调解员们通过积极与当事人沟通、挖掘疑点,并公平公正地指出双方错误与责任,最终为双方解决纠纷,同时,也为当事人节省了相关诉讼费用。这样的调解形式,获得了消费者的好评。
金融共享法庭
据悉,为了构建多元化调解方式,除了电话调解、现场调解外,浙江银保监局还联合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设立了全省首家“金融共享法庭”,在杭州市银保调委设立“金融共享法庭总站”,实现了网上立案、指导调解、在线诉讼、普法宣传及基层治理五大功能。此外,还有“线上调解+司法确认”等智能调解模式,实现了诉调“一次都不用跑”,多渠道为金融消费者解决民生实事。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