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哥小知识
你的5分钟知识充电站
嗯?
这图是啥意思?
走错片场了?
贴错图片了?
不讲货币人生了?
其实都不是哈!
1984年,由幻影工作室出品的《忍者神龟》漫画在美国发行。凯文·伊斯曼与彼德·拉特两位创作者别出心裁地将主人公设定为四只会功夫的乌龟,就是上图中拿着武器的帅龟们。
四兄弟的名字也非常有意思:多纳泰罗(上)、达芬奇(下)、拉斐尔(左)、米开朗基罗(右)。细心的你一定发现了,帅龟都是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家的名字来命名滴,而这四位欧洲文艺史上的巨匠都来自于同一个国家——意大利!
意大利的国中国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国土面积的80%是南欧三大半岛之一的亚平宁半岛。岛上有意大利境内最大的河流——波河以及两个被意大利包围的国中国——梵蒂冈与圣马力诺。
夕阳下的古罗马竞技场
罗马是意大利的首都也是国内最大的城市。“罗马”这两个字,本身就是传奇。在整个欧洲的历史上,它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王政帝国时代的杀戮战场上如此,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殿堂上依旧。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动画片人物会借用意大利文艺巨匠的名字,因为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
奥古斯都·凯撒
在此次疫情爆发前,意大利确实是一个男女老少都会喜欢的国家。
意大利,尤其是与罗马、与凯撒有关的历史,让男人们热血沸腾。
老人和孩子这里可以享受免费的医疗以及教育。只不过据媒体报道,现在意大利的养老院因为疫情已是“惨不忍睹”……
意大利至于女性而言,那魔力简直是不要不要的。Gucci、Armani、Bvigari、Prada、Versace、Valentino、D&G……艾玛!时尚界的半壁江山源于意大利!这里的一切都会随着亚平宁上空的信风飘向世界各地,引领着全球的流行趋势。
另外,意大利还给许多本不喜欢足球的女性同胞一个看球的理由,你懂的!
1965年4月8日,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共同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该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将原先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组成欧洲共同体,是为欧盟前身。因此,意大利也被称为欧盟创始国之一。
既然是欧盟创始国,自然会坚决拥护欧盟的体系与制度。2002年,意大利开始使用欧元,停止原法定货币——意大利里拉的流通。
ok,接下来就和涂哥一起看看,意大利里拉上都有哪些人物!
1000里拉
意大利教育家玛利娅·蒙特梭利 Maria Montessori
(1870-1952)
正面:玛利娅·蒙特梭利
背面:老师辅导学生在学习
近年来,教育行业频繁出现了一个词“蒙特梭利”。各大培训机构打出“蒙特梭利教学法”来招揽生意,有些幼儿园也以“蒙特梭利”为特色进行宣传推广。所以,许多家长包括行业人士虽然不知道“蒙特梭利”是什么,但却并不陌生。
自己的名字能作为行业“学派”的人,必然是先驱级别的。玛利亚·蒙特梭利就是教育史上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
1870年,蒙特梭利生于意大利的基亚拉瓦莱镇,是家中的独女。父亲亚历山德鲁·蒙特梭利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贵族后裔,入伍当了兵,思想属于保守派。母亲瑞尼尔·斯托帕尼是一位博学的天主教信徒,见多识广,所以思想超前比较开明。父母将蒙特梭利视为掌上明珠,从小便给她良好的教育条件。
相对保守的家教,并没有让蒙特梭利成为“乖乖女”。与许多被禁锢的女性一样,蒙特梭利从小就想摆脱这种无形的枷锁。
十三岁那年,她违背父亲的意愿,攻读了在那时很少有女生会选择的工程学,好在母亲还是很开明的,鼓励女儿照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在父亲的反对和母亲的支持下,蒙特梭利完成了米开朗基罗工科学校的学习,并于十六岁那年考入了一所工科大学,将数学作为主修的专业。
大学毕业后,蒙特利梭忽然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没有继续对数学进行深造,而是在1890年进入罗马大学转行读起了生物并开始研究医学。和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差不多,那会的欧洲对于女子学医是相当排斥的。所以,蒙特梭利的学医之路充满坎坷。军人出生的父亲因为觉得女儿给家族“丢脸”,停止了“零花钱”。
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让蒙特利梭越加坚定自己学医的目标。
在攻克罗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蒙特梭利不仅成为罗马大学第一位女医学博士,更是开了整个意大利女性医学博士的先河。为了将自己所学投入到真正的悬壶济世中,蒙特梭利来到罗马郊区圣洛伦索的平民窟中,那里有五十多名特殊儿童等待着蒙特梭利的帮助,他们大多是家境贫困或有先天智障。在与这些孩子的接触中,蒙特梭利意识到现有的医疗知识和环境无法从根本上救治他们,于是她开始研究法国医生伊塔和比利时塞根的著作与成果,希望从中找到新的医疗方案。
1898年,蒙特梭利在都灵教育会议上发表了《精神教育》演讲,她通过研究前辈的经验以及实际医治中遇到的问题和思考,提出了智障儿童教育的新方法。她呼吁全社会应当像对待正常孩童一样给予智障儿童同等的教育待遇。
在圣洛伦索时,蒙特梭利建立了“儿童之家”,将自己多年研究智障孩子的经验运用到实际治疗中,结果效果非常显著。在她的帮助下,原本生活在“黑暗”中的孩子们逐渐建立了自信心,脸上也出现了灿烂的笑容。于是,蒙特梭利的“儿童之家”名声大噪,成了众人模仿的对象。欧洲瞬间出现了许多以“儿童之家”为蓝本的新教育机构。
蒙特梭利的教育方式如同滚雪球一般,影响力越来越大。1912年,美国出版了她所著的《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没过多久,就有了20多种语言的版本在全世界范围内疯狂流行。一时间,蒙特梭利从一个人的名字发展成一种现象。全球200多个国家地区中有一半引进了她的教育理念。
蒙特梭利虽然是从对智障儿童研究开始的,但她的方法并不仅限于帮助特殊孩童。就针对幼儿园3-6岁年龄段的初级教学法而言,蒙特梭利注重肌肉、感官、实际生活以及初步知识这四方面的训练,备受当下许多幼儿园推崇。
蒙特梭利对于全球儿童教育事业的贡献是巨大的,仅仅一篇文章无法将她的功绩说清楚。1952年,为教育奉献一生的蒙特梭利在荷兰去世,享年82岁。
2000里拉
意大利物理家伽利尔摩·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
(1874-1937)
正面:马可尼(19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背面:马可尼发明的无线电技术,图中包括无线电发射塔、无线电收发机、以及通过无线电和发射塔取得联系的远洋货船
与远方的亲朋好友有事沟通,手机打个电话就行;开车自驾游不认路,导航下就行;吃饭无聊怎么解决,打开电视机就行……在今天看来稀松平常的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人的功劳——“无线电之父”(世人普遍如此称呼他)伽利尔摩·马可尼。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无线电和电闪雷鸣都是大自然客观存在的,只能说是“发现”,谈不上“发明”。所以对于“之父”二字,涂哥持保留态度。但是,有一说一,如果没有马尼克,或许我们直到现在都没法利用无线电来实现打电话、导航、看电视等等。
马尼克出生在意大利的“学习之都”、“肥胖之都”(因为有很多知名大学与美食)博洛尼亚。从小家境就很殷实,家中有父亲的私人图书馆,马尼克在那里可以看上一整天的书。
在许多孩子都上不了学校的年代,马尼克已经有了私人的家庭教师。这位某大学的物理教授对雇主一家十分客气,学校实验室里的器材马尼克随便拿回家用,学校图书馆里的书马尼克随便拿回去看。
对物理、电气有浓厚兴趣的马尼克将学校图书馆里这方面的书看了个遍。在书的海洋里,他拜读了麦克斯韦、赫兹、里吉、洛奇等一大批物理学家的著作。
虽然从小到大没有在学校里上过学,但是私人教师以及家中的藏书让他在20出头的年纪,已经成为物理学的专家。1895年,马尼克在父亲的庄园里尝试进行实验。他使用了一些简易设备,制造了信号范围约2.4公里的通信系统。
1896年,他来到英国伦敦,遇到了邮局总工程师威廉·普里斯爵士。在索尔兹伯里平原以及布里斯托尔,马尼克向爵士及众人展示了自己的装置,随后申请并获得了世界上第一套无线电报系统的专利。1897年,年仅23岁的马尼克在拉斯佩齐亚成立了无线电报和信号有限公司,在当地政府的见证下,发送了一条12英里的无线电信号。
1899年9月,美洲杯帆船赛(如今它与奥运会、世界杯、F1并称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传统体育赛事)举行期间,马尼克通过无线电将赛事情况传送给纽约的媒体,这一举动引起了全球轰动。
1909年,马尼克因在无线通信上的贡献,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
无线电的发现是人类通信史上的里程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颠覆了战争。对于军队而言,情报收集或者分发是在与死神赛跑。比敌人快一秒得到情报,原本打向你的子弹可能就会转身击穿敌人的身体。
军队当然也看到了无线电通信的价值。1914年,马尼克被任命为意大利军队的中尉,开始研究短波通信。为什么要研究短波?这说起来就有点专业了。
我们不都知道(好多文章都会写“我们都知道”,这话纯属扯淡)无线电按照波长短依次可分为: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其中,短波是一种比较古老的通信方式,但至今生命力依旧旺盛,这不仅仅是因为其成本低。在所有通信手段中,短波是唯一不受网络枢纽和有源中继器制约的。说句人话:打仗、灾难侵袭下,唯独短波的抗击打能力最强。其次,在一些信号差的山区、戈壁,用短波通信非常稳定。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马尼克服役后会着力研究短波。
一战结束后,马尼克作为意大利的代表,出席了1919年在巴黎召开的巴黎和会。虽然一战开始到巴黎和会上,意大利始终扮演着“瓜怂”的角色。但,对于马尼克个人而言,其在意大利的地位还是有目共睹的。
马尼克一生获得的奖项与荣誉还是挺多的。除了比较有名的诺贝尔物理奖之外,还有圣安娜勋章、意大利国王大十字勋章等等。
1937年7月20日,马尼克在罗马去世,享年63岁。
5000里拉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文森佐·贝利尼 Vincenzo Bellini
(1801-1835)
正面:贝利尼背景是古罗马
背面:由贝利尼谱曲的歌剧《诺尔玛 Norma》中的艺术造型
卡塔尼亚,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第二大城市。在卡塔尼亚的陶尔山最高处,曾经有一座建于公元前300年的古希腊歌剧院,这或许冥冥之中注定了此地将会诞生一位与歌剧有关的名人。
1801年,文森佐·贝利尼出生在卡塔尼亚一个音乐世家。祖父是宗教音乐和歌剧作曲家,父亲是合唱队指挥兼管风琴手。家庭的熏陶很重要,贝利尼3岁时就开始学习音乐,6岁时已经对宗教音乐有了一定的认知。各位不妨回想下,自己6岁时在干嘛?咱不是非要和人比,但在某方面有天赋的小孩就是和同龄人不一样。
18岁时,贝利尼来到意大利南部最大的城市——那不勒斯。由于历史原因,这座美丽的港口城市曾被欧洲多个皇室轮流接手,在那不勒斯的建筑、美食、景点,你都能找到希腊、西班牙、法国的元素。当然,贝利尼来这里并不是旅行,而是进入那不勒斯音乐学院学习。
那不勒斯音乐学院,建于16世纪,是意大利极富盛名的高等音乐会学院。贝利尼从这里开始接触和声以及视唱练耳课程,系统性的训练给他打下了良好的乐理基础。
焦阿基诺·罗西尼是对贝利尼影响深远的一位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的作品大多是宗教音乐和室内乐,风格比较欢快、明朗。贝利尼的作品虽然受罗西尼影响,但却总又同时透着一股与明快截然相反的哀伤。所以,贝利尼的歌剧比较多变。这种另类的风格让贝利尼在当时的意大利乐坛备受瞩目。
贝利尼的歌剧不仅多变,而且对演唱者的要求非常高!已故的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曾演绎过贝利尼创作的第一首正式的室内乐作品——《痛苦的费蕾》。
何为“室内乐”?顾名思义就是在室内演奏或演唱的音乐。然而这个“室”也不是普通的地方,原指欧洲贵族城堡中的音乐室。这种音乐的特点是,演奏、演唱以及听众数量少,基本可以理解为贵族私人聚会时的表演节目。
1820年,尚在那不勒斯音乐学院求学的贝利尼创作了《痛苦的费蕾》。作品讲述了主人公与费蕾之间坚贞不渝的爱情。《痛苦的费蕾》是贝利尼的开山之作,也是敲山震虎之作。曾几何时,这是意大利最流行的曲目之一。要不然,帕瓦罗蒂也不会将它作为演绎的曲目。
贝利尼在世时间不长,却创作了《诺尔玛》、《梦游女》、《清教徒》等一系列经久不衰,时至今日仍被人津津乐道的歌剧。
PS:
有网友在后台给涂哥留言,说上一篇《苏格兰镑》太长了。
想想也是,说好的5分钟知识充电,怎么一写就收不住了呢……
所以,《意大利里拉》就分成上下两篇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