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看这位北京社区工作者的基本情况。
笔者小学同学,北京土著,78年9月出生,性别女,第一学历是中专,后来利用工作之余,上了成人本科。中专学的是会计专业,成人本科学的是行政管理。开始在某电视台下设的购物实体店当收银员,因为工作时间长,还得长时间站立,干了两年就辞职不干了。
后来通过网上的某招聘平台,去了清华同方当出纳。工作了五年,马上要签新的工作合同时,人事经理告诉她,不和她续签了。理由是部门领导反映,她因为要备孕,经常请假去医院,已经影响到工作了,所以就不和她签了。
在家备孕,又经历了一次流产,在调理了一年后,终于成功生下孩子。把孩子养到三岁,上幼儿园以后,她又经家里亲戚的介绍,到一家小区里的健身中心当会计。虽然挣钱少,但工作很清闲。因为当时介绍工作的那个亲戚,和健身中心的领导比较熟,单位里的人也不敢欺负她。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干了十年以后,健身中心倒闭了,她又失业了,失业那年她42岁了。这人一过35岁,别说没学历,就是有学历都很难找工作了。
失业半年后,在一次同学聚会时,正好有个同学也是社区工作者,不过属于北京第一批的社区工作者,已经干了十多年了。
社区工作者的一个好处就是年龄限制比较宽松,45岁以下都可以考,她开始留意各种社区工作者的招考通知。第一次报考,笔试差几分没过。第二次报考,成功入围面试,但面试没过。
在她正沮丧的时候,突然接到电话,因为前边一个通过面试的人放弃入职,所以把她替补上来了,她也算是成功上岸。
虽然是社区工作者,但是也分了很多种。她当时报考的是工会系统的社区工作者,后来被分到了某卫生局的工会当社区工作者。
她们单位一共有三个社区工作者,在一个办公室,对应的就是工会办公室,有三个公务员。她们三个社区工作者,有一个被派到基层做统计工作去了,剩下她们两个人,一般就是做些统计、通知、采购、送文件这类的杂活儿。
工作不累,也不用加班,有事情说一声可以走,也不扣钱。但在单位地位最低,谁都能给派活儿。
再来说说待遇,早饭、午饭一共交1块钱,吃得还不错,开始的时候午饭还能拿个饭盒往家拿点儿,后来拿的人多了就不让带饭盒进去了。
工资在扣除了公积金1560元和各种医保、养老金后,到手4980块钱。因为她没有任何社区工作者这方面的证书,比她去的早的同事告诉她,考个初级的社区工作者证书,工资每月可以多拿260块钱。
人到中年,工资虽然低,事业没发展,但总算比较稳定。她打算干到退休,只盼着延迟退休别那么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