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的领头羊,其实这都只是一种相关机构的评估结果,对于人员流动的影响是有限的。成都的发展对于辐射四川,服务西部,加快成渝经济带的发展,肯定具有重大意义的。但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其实和四川人外出打工没有必然的联系。
四川是人口大省,按照第七次人口排查的结果,四川省人口数量超过8372万人,其中成都市的常住人口达到了2200万人,成都市的总人口占了四川省总人口的38%,人口集中度是非常高的。
由于成都市的人口承载量已经非常高,在常住人口中,成都户籍人口为1556.18万人,非成都市户籍的常住人口达到了600万人以上,相当于四川4到5个地级市的人口总量,这部分人基本上就是从全国各地,包括四川其他市州到成都打工的人员。
2021年成都市的GDP总量达到了1.99万亿元,接近2万亿,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七位,除了直辖市以外,在省会城市中仅次于广州,在西部省会城市中,除了重庆直辖市以外,也是GDP总量最高的城市。
2021年四川省的GDP总量为53850.79亿元,四川在全国排名占第6位,在四川的GDP总量中,成都市占了28%。从这些结果来看,四川经济发展的重头戏还是在成都,除了绵阳、德阳、宜宾、南充等地以外,其余市州的经济发展还是不尽如人意的。
四川是一个集平原、丘陵、山地为一体的省份,人口集中度高,人均耕地面积少,工业发展不均衡,贫困县域面积大,人口多,加上处于内陆,交通不发达,地震频发,这些都是制约四川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但四川人天生就有不怕苦、不怕累的传统精神,走出四川,看看外面的世界,就成了很多四川人的选择,通过打工来脱贫致富,本身就是四川经济发展战略重要举措。
对于打工地的选择,谁都希望在家门口找钱,一方面可以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同时也可以在农忙时兼顾自家的责任地。但四川的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成都,地级城市虽有也有一定容量,但主要以餐馆、酒店、建筑工地等为主,工厂的岗位不足,而且收入水平普遍低于沿海地区。
成都的经济发展总量虽然很大,但到成都的打工的不仅仅只有四川人,四川的人比例相对比较高,都是全省其他市州来到成都的,除了进工厂以外,同样也是以第三产业为主,成都也是一个第三产业比较发达的城市。
常年在成都打工的人大概在600万到1000万人之间。除了四川人以外,外省市到成都创业、打工的人也是非常多,既有东北的,华北的,西北的,也有广东、福建、浙江、山东等地过来的。各个城市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人员流动不再完全以地域来划分,哪里适合自己,有自己合适的岗位,就会去哪里工作。
我当初就是从成都到重庆去打工的,而且一去就是20年,直到退休才回到成都。四川很多人打工是从80年代末开始的,当时四川还相对落后,而沿海经济却是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四川人到沿海就业,到现在已经有三代四川人在这些地方工作。基本上每一个县、每一个乡镇的人,都会集中在一个地方打工。
比如我老家的人,大部分是在广东的顺德、中山、东莞等地打工,另一个乡镇的人喜欢到福建的厦门、泉州一带打工,相邻一个县的人,喜欢到浙江的宁波、杭州等地打工,还有一部分是到新疆、北京、山东等地。这除了习惯以外,还有亲戚朋友之间互相介绍,互相影响形成的长期习惯。
虽然现在要在成都找一个打工的岗位不难,工资收入也不会比到沿海城市低,但大家习惯了到原来的地方工作,有的小孩子已经在那边上学,有的在那边买了房子,有的已经是那边的老板或是管理人员,都是家乡人。所以很多人宁愿舍近求远,到外边去工作,这就是习惯成自然的力量。
综上所述,现在成都已经是新一线城市,成都经济的发展也能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但随着成都经济的发展,成都太大,生活成本逐步提高,在成都打工的成本也会高于很多沿海的三四线城市,再加上过去的习惯,所以四川人喜欢到外地打工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