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个婚还要去做核酸检测,这么麻烦,干脆不离了!”
昨天澎湃新闻发布了一则关于离婚的新闻引起网友关注。新闻中说,去年有213.9万对夫妻离婚,同样的数据2020年为373.3万对,2019年404.3万对,2018年380.1万对,2017年369.3万对。相比之下,2021年离婚人数是最低的,这则新闻把功劳归功于“冷静期”的作用,这个观点受到了广大网友的质疑。
我认为,冷静期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离婚人数的下降,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结婚人数少了,离婚的人自然也就少了
1.结婚几年后最容易离婚
调查显示,离婚率最高的时间是婚后6-8年(38%),其次是1-2年(24%),也就是说6成以上的离异夫妻选择在婚后1-8年离婚。
那么,2021年离婚的人,大部分应该是在2013~2020年结婚的人,而自2013年起我国结婚人数就呈现断崖式下跌,整体趋势是结婚人数越来越少。结婚的人少了,离婚的人自然也就少了。
2.考虑周全的婚姻更不容易离婚
以前更多的人把结婚当成一个传宗接代的任务,到了一定年纪就一定要结婚生子,所以很多人即使对结婚对象不满意,也会迫于舆论压力,先结婚再说,等到孩子大了,再离婚,所以,每年高考和中考结束后,都会出现离婚高峰期。
现在的年轻人在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更慎重,会经过长期的相处和多方面的考虑,认为俩人合适了才会决定结婚。
也就是说,认为俩人过不到一块的人,已经被挡在婚姻的门槛外了,而一旦决定结婚的人,都已经经历了感情的磨合期,所以一方面结婚人数下降了,另一方面经过慎重考虑之后的婚姻往往更不容易离婚。
二、疫情的影响
1.疫情之下,感情不和变成了次要矛盾
疫情期间,形势艰难,不管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在大幅度裁员,就算是没有裁员的公司,收益也大不如前,单个人的收入很难支撑个人生活,在每个人都随时可能失业的情况下,抱团取暖总比单打独斗要强。因而,再难也要挺过这段时期再离。
换句话说,现在的主要矛盾是在疫情中生存下来,感情不和只能算是次要矛盾,可以留待以后解决。如果这个推断没错的话,疫情结束后会迎来离婚人数的反弹。
2.疫情之下,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缓和了矛盾
调查显示,8成的人离婚的原因是因为感情不和,而感情不和很多时候是因为缺乏沟通导致的,以前夫妻俩各忙各的工作,各有各的圈子,两个人同时在家的时候比较少,遇到问题不能第一时间沟通、解决,导致矛盾越积越多。
疫情期间,很多时候要居家隔离,就算不隔离,也不能随便出去浪了,外出的时间少了,在家的机会多了。有了问题,及时沟通,避免了矛盾的升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离婚的冲动。
3.疫情期间的防控政策让离婚变得更加麻烦
“离个婚还要去做核酸检测,这么麻烦,干脆不离了!”这句话虽然是调侃,但也反应了一些真实情况。
有些人离婚本来就是一时冲动,话赶话,说到那里了,不离下不来台,但疫情防控措施给了他们缓冲期,比如本来打算离婚的,但是要隔离,或者要等核酸检测结果,再加上其他事情一拖延,离婚的事情就无限期往后延迟了;或者在隔离期间,俩人冷静下来一想,也没有走到那一步,又打消了离婚的念头。
我有一个朋友,就是在疫情期间跟老公大吵一架,气愤之下说要离婚,结果俩人都要面子,拉不下脸来讲和,就变成真要离婚了。后来还是老公灵机一动,说现在疫情不明朗,孩子还小,带孩子去那种人多的地方不安全,还是等疫情缓和了再说吧。然后,俩人就和好了。
三、如何看待“冷静期”
1.“冷静期”,其实只是把离婚后复婚的可能性提前了
就像有网友说的,未实施“冷静期”前,复婚率很高;但实施“冷静期”后,复婚率会降低,因为离婚是冷静之后慎重的决定,一旦决定就不可挽回。“冷静期”只是让那些有可能复婚的人,打消了离婚的念头,把时间拉长来看,其实离婚的人数是一样的。
2.冷静期”对真正想离婚的人是没有作用的
大多数网友都认为,“冷静期”只对冲动型离婚有作用,但对于因家暴、出轨而离婚的人来说,只能是雪上加霜。还有网友留言称:本来去年6月份就能离得,因为婚姻冷静期耽误了我一年多,我只想说,婚姻冷静期对真心想离婚的人是一种折磨。
四、总结
离婚当然不是件值得高兴和炫耀的事,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离婚率提高,也是婚姻观转变的结果,意味着大家对婚姻质量更注重了,不喜欢凑合过日子,这是文明的进步。我们确实应该提倡更好的婚恋观,慎重对待婚姻,但不应该以离婚率降低了作为成绩。
愿每个人都能遇到那个对的人,执子之手,白头偕老!
新手创作不易,如果您喜欢文中观点,欢迎点赞、评论、收藏和分享,您的持续关注是对我莫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