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菜市口、北海北、崇文门地铁站及周边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实施方案于近日获批。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改造提升将直面空间“痛点”,从增强车站服务能力、提升交通接驳水平、增补便民服务设施等维度促进站内外整体改造。
其中,菜市口站拟规划非机动车停放区,满足250辆左右非机动车停车需求;崇文门站拟新建站厅,增加4部扶梯和2部垂梯,实现无障碍进站和换乘功能。此外,同步纳入试点的朝阳门地铁站及周边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北京地铁建设时间跨度长,部分站点换乘不便、连通性差
目前,北京全市运营地铁线路共计27条、运营里程783公里、车站463座,其中首都功能核心区运营地铁线路10条、运营里程106.6公里、车站58座。2019-2021年日均客流851万人次,三年平均乘坐量超过31亿人次。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北京地铁建设时间跨度较长,受不同时期的发展理念、建设实施的空间时序衔接等影响,一些地铁站点及周边公共空间的功能、品质与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要求已不适应,市民对站点换乘不便、连通性差、周边环境品质差等问题反映较多。
2020年以来,北京市发改委组织京投公司等单位对核心区57座站点及周边公共空间开展了调研梳理,将客流量较大、问题较为突出的菜市口站、北海北站、朝阳门站、崇文门站及周边公共空间一体化改造纳入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示范工程试点项目库,开展一体化改造概念方案研究,探索既有地铁站点与周边公共空间融合改造提升的新模式。
菜市口站G口改造后效果示意图。北京市发改委供图
菜市口站:拟规划非机动车停放区
本次获批的方案中,菜市口站的空间“痛点”集中在地铁D、G口虽相距仅1.5米,但朝向相反且地下不连通,乘客进出站不便、难于分辨方向;自行车摆放杂乱无序,占据出入口前广场及人行步道,阻断行人通行路线;地铁附属设施布局不合理,致使公共空间零碎;地铁出入口风貌与周边建筑不协调,街角绿地“碎片化”,景观效果不佳。
改造方案提出,拟将D、G两出入口沿市政路分设且地下连通,优化进出站乘客步行流线。优化地面亭建筑形式、色彩,与周边建筑协调,整合增加景观绿化和休闲空间,提升街角公共空间品质。结合行道树下空间规划非机动车停放区,满足250辆左右非机动车停车需求。
北海北站B口改造后效果示意图。北京市发改委供图
北海北站:改移地铁风亭,调整B出入口朝向
北海北站的空间“痛点”集中在功能布局不合理,空间利用低效,现状地铁6.5米高大风亭位于地块正中,阻隔了东侧站前广场与西侧公园的空间连通共享;B出入口站前缓冲空间不足且紧邻三岔路口,人车混行存在安全隐患;地铁高大风亭与地区风貌不符,二级古树下方停放大量自行车、导览等设施,通行不便,公共空间品质差。
改造方案提出,优化空间格局,打通空间隔阂,通过改移地铁风亭,连通地铁集散广场和公园活动空间,实现居民与乘客错时共享、功能兼容,优化人行动线、集约利用站前空间。B口由东向改为南向,避让三岔路口,增加集散及缓冲空间;将地铁风亭改移至临街绿带,高度由6.5米降为1.2米,与周边绿地实现融合消隐。未来,风亭将以北京传统建筑形式为主轮廓,与周边民居相呼应。
崇文门站改造后效果示意图。北京市发改委供图
崇文门站:新建站厅,预留与同仁医院地下连通条件
崇文门站的空间“痛点”集中在地铁2号线建设年代较早,崇文门内大街道路拓宽后导致B出入口位于机非隔离带内,乘客通行不便;2、5号线出入口与市政过街设施不连通,进出站客流穿行辅路,人车交织,存在行人安全问题;西北象限2号线和5号线出入口分设,非付费区不连通,乘客进错出入口后存在绕行问题;换乘客流量大,换乘楼梯和通道宽度小,早高峰严重拥堵,存在安全隐患;2、5号线车站进出站及换乘路径中均缺少无障碍设施;地面空间被各类交通设施占据,与周边用地缺乏联系,形成“城市孤岛”。
改造方案提出,要保障行人安全通行,创造流畅的步行体系,优化出行流线。地面新建E口整合2号线B1、B2口,市政过街通道具备进出站功能,出入口通过集散广场、景观树阵广场,与人行道顺畅衔接,保障行人安全通行。新建三层地下站厅,整合地下空间,连通市政地下过街通道,预留与同仁医院地下连通条件,构建连续的步行体系等。同时,未来将增加4部扶梯和2部垂梯,实现无障碍进站和换乘功能。在周边增加近2000平方米微公园空间,增加750平方米绿地景观,有序规划125个规范自行车停车位,提升城市形象。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3个站点公共空间一体化项目实施为切入点,打造多功能、全龄友好、充满活力、衔接有序的站点周边城市公共空间。以点带面,探索建立以公共空间系统改造带动片区整体更新的模式,形成政府统筹、规划先行、民生优先、多元参与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片区更新实施经验。
新京报记者 徐美慧
编辑 白爽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