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限售股是相对于限售股的概念而言。限售股指的是证券市场,一定时期内企业承诺不上市流通,或不完全上市流通的股票。这部分股票主要是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的国有股、法人股等。非限售股在市场上流通需要在证监会批准的情况下,通过拍卖或协议转让的方式进行。以上就是限售股的概念,界定限售股与非限售股主要有三大依据。

一、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上市公司股票复牌日之前,股东原来所持有的非流通股股份以及复牌日至解禁日期间非流通股滋生的送、转股。

二、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实施了新老划断后,第一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形成的限售股,也就是股民们通常所说的新股限售股。
三、税务总局、财政部、税务总局及证监会共同确定的其他限售股。
通过以上三点就可以清晰的分辨限售股与非限售股。A股的概念则比较简单,意思是中国境内公司发行,参与投资者为国内的机构或个人的人民币普通股票,自2013年的4月起,港、澳、台居民也可开立A股账户。了解了A股的概念和非限售股的概念,就可以清楚什么是非限售A股了。

投资者需要注意是,这部分股票的成本通常来说都非常的低,相当一部分是在公司成立初期由企业管理者与自身企业员工持有, 一般情况下是一元一股。在企业上市初期,这部分股是不能立即出售的。需要等待一定的期限,在期限结束之前,限售股持有者不能在二级市场卖出股票,必须等期限结束,这部分股票才能够在二级市场自由的买卖。
股市当中将这种现象称为限售股解禁,由于这部分股票极低的成本,企业上市时如果抛售就可以迅速赚取大量收益,所以在限售股解禁的时候,大部分持有原始股的人都会选择将股票卖出,这时候在二级市场购入股票的人就会承受很大的压力。

对于限售股解禁对股价的影响,需要辩证的来看待。并非在限售股解禁之时股价就一定会走空,也有部分机构和投资者在这一时期购入股票,期待未来股价走高。另外因为这是我们国家股市股改之后留下的产物,并不影响B股市场,因此只有非限售A股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