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贴现率「什么是贴现率和利率」

什么是贴现率「什么是贴现率和利率」

...

会员价:¥ 0.00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知识 > 什么是贴现率「什么是贴现率和利率」
详情介绍
什么是贴现率「什么是贴现率和利率」  第1张
贴现率又称“折现率”。 指今后收到或支付的款项折算为现值的利率。 常用于票据贴现。

1.贴现率,法定准备金率是什么啊 ?

贴现率 又称“折现率”。指今后收到或支付的款项折算为现值的利率。常用于票据贴现。企业所有的应收票据,在到期前需要资金周转时,可用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或借款。银行同意时,按一定的利率从票据面值中扣除贴现或借款日到票据到期日止的利息,而付给余额。贴现率的高低,主要根据金融市场利率来决定。 存款准备金率指的是银行把它吸收的存款要把它按一定的比例放到人民银行,这一部分是一个风险准备金,是不能够用于发放贷款的。这个比例越高,执行的紧缩政策力度越大。 人民银行的一块钱经过几次周转后,最后形成的购买力相当于这个准备金的三倍。多交5毛钱就意味着最终在我们经济生活中形成的购买力少一块五。所以这一次人民银行提高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锁定的是1100亿资金,也就是说,它最后形成的购买力就减少将近3000亿。” 存款准备金,就是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法律的规定,要求各商业银行按一定的比例将吸收的存款存入在人民银行开设的准备金账户,对商业银行利用存款发放贷款的行为进行控制。商业银行缴存准备金的比例,就是准备金率。准备金,又分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前者是按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提取的准备金。后者是超过法定准备以外提取的准备金。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比率来控制自身的资产规模,从而直接决定基础货币的多少,进而影响货币供给。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增加或减少商业一的超额准备,来扩张或收缩信用,实现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目的。 主要作用: 1: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资金的流动性。当部分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时,中央银行就有能力对这些银行加以救助,以提供短期信贷的方式帮助其恢复流动性。 2:集中使用一部分信贷资金。这是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这一“最终贷款人”责任,也可以向金融机构提供再贴现。 3:调节货币供给总量。举个例子,银行吸收了1000元存款,存款准备金率是10%,那么银行同期可用于投资等的最高额度是900元,100块准备金必须存在央行指定的账户上;存款准备金的作用之一是防范挤兑风险,现在被政府好好利用了一把,成了抑制投资的工具之一。



2.什么是贴现率?什么意思?怎么计算?

1、贴现率(Discount Rate),是指将未来支付改变为现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没有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要求兑现,银行将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这种贴现率也指再贴现率,即各成员银行将已贴现过的票据作担保,作为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所支付的利息。

换言之,当商业银行需要调节流动性的时候,要向央行付出的成本。理论上讲,央行通过调整这种利率,可以影响商业银行向央行贷款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调控整个货币体系利率和资金供应状况的目的,是央行调控市场利率的重要工具之一。贴现率,简单的说,就是将来的钱,折算到现值,少掉或多出的那部分的钱与将来的钱的比值。比如,现在你有95万,1年后这些钱会因为银行利息,或者是人民币升值而变为100万,多出的5万比上1年后的100万得到5%,所以贴现率就是5%。

2、计算公式:贴现率=贴现利息/票据面额100%。

3、贴现的比率就是贴现率(Discount Rate)。贴现指银行承兑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为了取得资金,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银行的票据行为,是持票人向银行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

4、贴现对持票人来说是出让票据,提前收回垫支于商业信用的货币资金;对贴现公司或银行来说则是向持票人提供银行信用。银行根据市场利率以及票据的信誉程度规定一个贴现率,计算出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的贴现利息。贴现利息=票据面额×贴现率×票据到期期限。


扩展资料

贴现与贴现率的关系:

贴现率政策是西方国家的主要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变动贴现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从而促使经济扩张或收缩。当需要控制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这样,商业银行就会减少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商业银行的储备金就会减少,而商业银行的利息将得到提高,从而导致货币供给量减少。

当经济萧条时,银行就会增加向中央银行的借款,从而储备金增加,利息率下降,扩大了货币供给量,由此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但如果银行已经拥有可供贷款的充足的储备金,则降低贴现率对刺激放款和投资也许不太有效。



3.什么是贴现率?贴现率的提高或降低意味着什么?

(友情转载)

贴现率:

    是指将未来支付改变为现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没有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要求兑现,银行将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这种贴现率也指再贴现率,即各成员银行将已贴现过的票据作担保,作为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所支付的利息。

概念 贴现的比率就是贴现率。先说说贴现,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之前以贴付一定利息的方式向银行转让票据兑取现金。银行放款的一种形式。

  贴现对持票人来说是出让票据,提前收回垫支于商业信用的货币资金;对贴现公司或银行来说则是向持票人提供银行信用。银行根据市场利率以及票据的信誉程度规定一个贴现率,计算出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的贴现利息。贴现利息=票据面额×贴现率×票据到期期限。

  持票人在贴付利息之后,就可以从银行取得等于票面金额减去贴现利息后的余额的现金,票据的所有权则归银行。票据到期时,银行凭票向出票人兑取现款,如遭拒付,可向背书人索取票款。票据贴现按不同的层次可分为贴现和再贴现两种,商业银行对工商企业的票据贴现业务称贴现,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已贴现的未到期工商企业票据再次贴现,称再贴现或重贴现。贴现率是受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变化而自发形成的,再贴现率则是由中央银行规定的。

补充:贴现率的提高或降低与中国人民银行利用利率调控货币、信贷意义一致,控制过剩的流动性,打击热钱过度投机,收紧流动性所动用的手段;(请采纳)



4.什么是银行贴现率?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它保管各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也贷款给这些商业银行。这些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利率就叫做贴现率。比如一个人手中有一张1万元钱的国债,还没有到期,但是他现在急需要一笔钱,于是他把这张国债拿到银行去换成现金。这时,银行不会把他买的债券的利息如数给他,银行要收一些手续费。当商业银行收了这张票之后,如果它不需要钱,它就可以放在手里,等到期时卖出债券,赚取债息。如果,商业银行也急需要现金,它要把这张债券送到中央银行去贴现贷款,中央银行收下这张票据后,用中央银行规定的贴现率放款给该商业银行,这个贴现率在中国叫再贷款利率。
  如果央行的货币政策是趋紧的,它的贴现率就高,商业银行去央行贷款付出的代价就大,这说明央行不愿意把钱放出来。相反,如果央行给商业银行一个比较低的贴现率,商业银行缺钱时,就愿意找中央银行去借款、去贴现,说明中央银行这时愿意把钱放出来。所以,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贴现率,来控制货币供给闸门。而且严格说起来,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唯一直接规定的利率。
  央行提高贴现率,商业银行贷款困难了,企业贷款困难了,经济运转速度要减慢,经济规模要缩小,它也是一个比较强硬的手段,所以央行也不能经常调整贴现率。



5.是贴现率,最好举个例子.贴现率是怎么

栗子
a把钱借给了b,10万元,于是b承诺,一年后我给你11万,多出来的1万是利息,这叫利率,谁都懂
「但是这个前提不是固定的,理解贴现率的重点不是a的成本,而是b的承诺」
书上的解释是用票据来说明,就是a得到了一张票据到时候可以拿到钱,可以把钱换成其他的东西,比如a帮了b一个忙,或者a抓住了b一个把柄,于是b承诺一年后给a 11万
辣么此时,a现在就想要钱,不想等到1年后了,b应该给多少?给11万吧不行,因为这里面有利息存在,a没有等到约定好的时间自然也不应该拿到利息,不给也不行,这个钱是必须要给的
贴现率就是,把 “1年后”的 “11万” 折算到现在,假设贴现率是10%/每年,
公式就是 11万/(1+贴现率10%)=理论价格10万,「算出来的是一年,如果是两年就是1加贴现率2次方,三年就是3次方」
如果a不等到时间想拿钱,拿多少取决于贴现率;如果等到时间再拿钱,拿多少取决于利率
说白了就是把未来的钱 折算到 现在的价值「的一个比率」
其实仔细想想这就是个相对利率的反向的逻辑,



6.为什么利率越高贴现率越低?

1、贴现率是什么意思?

贴现率的含义从两方面来理解。

1)贴现率是金融机构向该国央行作短期融资时,该国央行向金融机构收取的利率;

2)贴现率是将未来资产折算成现值的利率;一般情况下,会用当时零风险的利率来当作贴现率。

简单来说,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利率就是贴现率,央行通过调整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向央行贷款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调控整个货币体系利率和资金供应状况的目的。

2、贴现率高好还是低好?

贴现率是央行调控市场利率的重要工具之一,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贴现率,来控制货币供给量。

1)如果实施的是紧缩型货币政策,银行不愿放钱,其贴现率就高,商业银行去央行贷款所需成本加大。

2)如果实施的是宽松的货币政策,贴现率就较低,说明央行愿意放款,鼓励商行借款。

央行通过提高贴现率进行货币供给的调整是一种较强硬的手段,一般不会随意调节,这是因为:贴现率越高,商业银行和企业贷款成本会增加,可能造成经济运转速度减慢,企业经济规模缩小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经济发展。



7.银行或信用社中的"贴现"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贴现呢?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之前以贴付一定利息的方式向银行转让票据兑取现金。银行放款的一种形式。贴现对持票人来说是出让票据,提前收回垫支于商业信用的货币资金;对贴现公司或银行来说则是向持票人提供银行信用。银行根据市场利率以及票据的信誉程度规定一个贴现率,计算出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的贴现利息。贴现利息=票据面额×贴现率×票据到期期限。持票人在贴付利息之后,就可以从银行取得等于票面金额减去贴现利息后的余额的现金,票据的所有权则归银行。票据到期时,银行凭票向出票人兑取现款,如遭拒付,可向背书人索取票款。票据贴现按不同的层次可分为贴现和再贴现两种,商业银行对工商企业的票据贴现业务称贴现,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已贴现的未到期工商企业票据再次贴现,称再贴现或重贴现。贴现率是受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变化而自发形成的,再贴现率则是由中央银行规定的。
票据贴现相当于贴现行对未到期票据持有人提供的短期借贷。贴现行收取的利息又称贴息,利率称为贴现率。



8.什么是重贴现率?贴现率是越高越好还是越低越好?

重贴现率就是再贴现率,他们是一个意思。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再贴现意味着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贷款,从而增加了货币投放,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再贴现额的高低,而且会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从而整体影响再贴现规模。这是因为,一方面,再贴现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的再贴现成本,再贴现率提高,再贴现成本增加,自然影响再贴现需求,反之亦然;另一方面,再贴现率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因而具有一种告示作用:提高再贴现率,呈现紧缩意向,反之,呈现扩张意向,这特别对短期市场利率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再贴现率具有调节灵活的优点,但也不宜于频繁变动,否则给人以政策意向不明确印象,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此外,再贴现率的调节空间有限,且贴现行为的主动权掌握在商业银行手中,如果商业银行出于其他原因对再贴现率缺乏敏感性,则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将大打折扣,甚至失效。



9.贴现率一般是多少?

贴现率一般是5%,贴现率,是指将未来支付改变为现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没有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要求兑现,银行将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贴现率计算公式:贴现率=贴现利息/票据面额×100%。

 (一)银行承兑汇票查复利率


  1、国股报价区间在3.20‰-3.24‰;


  2、城商报价区间在3.34‰-3.37‰;


  3、农商报价区间在3.59‰-3.62‰。


  (二)银行承兑汇票买断利率


  1、国股报价区间在3.29‰-3.34‰;


  2、城商报价区间在3.40‰-3.45‰;


  3、农商报价区间在3.63‰-3.66‰




其他人还搜:
什么是贴现率
什么是贴现率和再贴现率
什么是贴现率?它的经济含义是什么?
什么是贴现率?如何来为贴现率取值?
什么是贴现率政策
什么是贴现率,当中央银行
什么是贴现率的机会成本

0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