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潇湘融媒长沙讯(记者 蔡立平 通讯员 肖红)3月7日,湖南钢铁集团品牌建设启动暨湖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长沙举行。湖南省委副书记朱国贤,副省长、省国资委党委书记陈飞出席并共同为湖南钢铁集团揭牌。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主任丛培模主持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现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笑雪 摄)
华菱集团迎来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更名湖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为何会出其不意改名呢?意在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强化湖南钢铁的品牌影响。
与更名同步,致力将湖南钢铁建设成为国家级、世界级湘字号品牌和全国一流冶金基地,着力打造精尖高端的创新品牌、打造开放共享的市场品牌、打造绿色低碳的环保品牌、打造崇尚奋斗的文化品牌、打造互融互促的党建品牌。

△湖南钢铁集团品牌建设启动暨湖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揭牌仪式举行。
几字之差的名字背后,内涵依然相当丰富。湖南钢铁集团全新启航,释放出什么信号?作为湖南先进制造业代表的这艘“钢铁航母”将驶向何方,备受关注!
更名之由·传承历史
赓续红色基因,
刷新湖南工业经济新高度
为何更名?
湖南钢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肖尊湖表示:“此次更名,既是对红色钢铁文化的传承,也是助推湖南钢铁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作为拥有共和国血脉的大型国有企业,华菱集团这一次旗帜鲜明地改换成“湖南钢铁”这块极具地理标识度的名片,无疑是在向“传承”致敬。
时间回溯到1956年,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亟待钢铁工业的支撑发展。毛主席指示:“搞工业,没有重工业怎么行!湖南要自己办点钢铁!”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湖南钢铁工业正式起步。
华菱集团大事件:
1956年7月,湖南省组建“湖南钢铁厂筹备处”。
1958年,湘钢建厂时,冶金工业部批复名称为“湖南钢铁厂”。
1958年9月,涟钢炼出第一炉铁水,结束了湖南没有钢铁工业的历史。
1958年,地方钢管企业衡钢诞生于湘江之滨。
1997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将湘钢、涟钢、衡钢联合组建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999年4月,华菱集团将湘钢、涟钢、衡钢三家子公司的炼钢、轧钢部分39亿元优质资产集中起来,联合其他4家单位共同发起设立湖南华菱管线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7月,华菱管线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首发上市融资10.86亿元。
2001年,华菱集团成为全国十大钢铁企业之一,被称为“二线钢王”。
2005年,华菱集团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与世界钢铁巨头米塔尔钢铁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有限公司成立。
2019年9月6日,华菱湘钢以现金16.55亿元收购阳春新钢51%股权。交易完成后,华菱集团钢铁资产实现整体上市。
2022年3月7日,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湖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华菱集团,亲历了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蹒跚起步、新中国工业建设的艰难开局、改革开放后工业化的高速发展……

△衡钢钢管生产。
在这六十多年里,一代代“湖南钢铁人”秉持“建设好毛主席家乡钢铁企业”的初心使命,坚持谱写了湖南钢铁工业发端、发展、登顶行业的历史,也为新时代的湖南钢铁积淀了绵延赓续、薪火相传的红色精神财富。
一路走来几度曲折,华菱集团也曾陷入“求生存”的尴尬境地,2015年、2016年严重亏损,曾抛出“钢铁换金融”的重组方案自救。
2016年下半年,受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红利的影响,钢铁行业发展整体“峰回路转”,市场行情开始上扬,2017年华菱集团开始盈利。
此时,华菱集团果断终止了“钢铁换金融”的重组计划,重回实业之路。通过自上而下深化改革“瘦身”,2017年,华菱集团成为湖南首家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企业,利润在全国钢铁行业排名第7位。
此后,华菱集团发展一年一个台阶,营收规模在湘企一直处于绝对的领跑地位,连续四年蝉联湖南百强企业榜首,年产钢规模从235万吨增加到3000万吨级,位列中国钢铁行业第8位、全球钢铁企业第13位;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2100亿元以上、利润总额150亿元,同比上年分别增长38%、46%,双双刷新历史纪录。
然而,此次更名承载的期待或许远不止于此。
延伸——
纵观钢铁行业,企业更名实质上是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伴随而来的包括战略调整、经营布局、兼并重组等系列动作。自“十三五”以来,行业重组更名大戏热闹上演。宝钢与武钢重组,更名成立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信泰富特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500亿元市值在深交所正式完成重组更名上市,变更为“中信特钢”;进入2021年,晋陕两省6家钢铁企业抱团组建西北联钢,沙钢混改安阳华诚等5家企业,鞍钢重组本钢……
一轮轮的整合重组,一次次的兼并混改,既是钢铁行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优化钢铁业资源配置、化解过剩产能的尝试,又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步。
作为中国十大钢企之一,立足“十四五”甚至未来更长一段时间里,湖南钢铁集团转型发展、战略调整如何发力,这次更名或是一个新的起点!
更名之由·铸造名片
打造“湖钢”品牌,
擦亮湖南先进制造业名片
2021年5月13日下午,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到华菱集团调研。他鼓励华菱集团加快数字化升级、绿色化转型,推动产业链迈向中高端,为全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作贡献,为国有企业改革创新作示范,为全省工业企业作标杆。
2021年底至2022年初,省委书记张庆伟先后到涟钢、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有限公司、湘钢调研。他提出,要推动钢铁产业由大变强,在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上展现新作为,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作出重要贡献。

△涟钢生产车间。
集中资源做精做强钢铁产业,擦亮湖南先进制造业名片,一直是湖南省委、省政府对华菱集团提出的发展要求,也是这次更名的直接动因。
在揭牌仪式上,“湖南钢铁”品牌建设行动同步启动实施。肖尊湖表示,加强湖南钢铁品牌建设,既突出了“湖南”之名,也具备“钢铁”特色,有利于增强我省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擦亮湖南先进制造业这张名片。
背景——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宏观经济急剧变化、原燃料价格大幅上涨,华菱集团持续推进精益生产、基于高端定位和个性化需求的销研产一体化和营销服务三大战略支撑体系建设,生产水平再上新台阶。2021年,公司钢铁品种高效钢比例达到55%,企业原创性产品开发及工艺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多个产品成为市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湖南钢铁集团旗下湘钢、涟钢、衡钢均为老牌“湘字号”企业,具备显著的品牌优势和良好的口碑基础。
湘钢造船与海洋工程用钢、桥梁用钢、工程机械用钢市场份额全国第一;
涟钢薄规格耐磨用钢市场占有率超过七成,成为亚洲最大的高端中薄规格热处理板材生产基地;
衡钢作为国内三大专业化无缝钢管生产商之一,生产的核电用管助力“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并网发电……
将这些老牌的“湘字号”钢铁企业进行品牌重组,形成品牌合力,共同打造“湖南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名片,亦是未来的湖南钢铁集团要承担的责任。
在最新的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华菱集团排名超过了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长虹、海信等一众企业,稳居湖南制造企业榜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制造“排头兵”。
省委副书记朱国贤代表省委、省政府,对湖南钢铁集团揭牌成立寄予厚望:“湖南钢铁集团要扛起湖南工业的旗帜,擦亮湖南钢铁的品牌,推动湖南钢铁及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在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中挑重担,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当标杆。”
更名之后·竞逐全球
建设全国一流冶金基地,
冲刺世界级湘字号品牌
这次更名,湖南钢铁集团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立足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产品,建设成为国家级、世界级湘字号品牌和全国一流冶金基地。
“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重点推进湖南冶金等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提出,“把湖南建成全国一流的冶金基地”。
1月29日,湖南省工信厅新发布的《湖南省冶金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把湖南建成全国一流的冶金基地,明确了铁矿石采选业、钢铁行业、铁合金行业、钢结构行业、耐火材料行业五个细分领域的发展重点。

△湘钢五米宽厚板生产线。
落实省委、省政府这一战略部署,崭新的“湖南钢铁”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肖尊湖表示,当前在国家陆续出台钢铁企业产能产量“双控”、能耗“双控”“双碳”等政策的背景下,加强湖南钢铁品牌建设,既是以华菱集团为代表的重资产、顺周期的工业企业不断提升内生增长动力的应有之义,也将有利于湖南省先进制造业精准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
为此,湖南钢铁集团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年销售收入超3000亿元、人均产钢超2000吨、利润200亿元以上。
具体从六个方面着力:
1加快建设先进钢铁材料产业链。至“十四五”末基本建成以先进钢铁材料为主导、产业链上下游紧密配合、协同发展的先进钢铁材料产业集群。
2持续推动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实现钢铁主业精益生产体系提质升级,高炉燃料比、钢铁料消耗、轧钢成材率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跻身行业前列。
3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筹建湖南钢铁技术研究院,打造一批市场占有率位居前三的高附加值产品;建成一批智能化标杆工厂,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
4全面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5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湖南钢铁高质量发展。赓续红色血脉,弘扬劳模精神,培育湖南钢铁的时代工匠。
6有序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持续推进绿色制造,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吨钢二氧化碳排放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新起点之上,应对风云变幻的市场形势和竞争态势,湖南钢铁集团如何排兵布阵、担当作为?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旷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