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西秦力挽狂澜击败关东各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权化的封建王朝——秦朝,秦国君主嬴政自认为功劳可以彪炳千古,于是改王号为帝号,号称“始皇帝”,成为我国第一个称帝的人。但是这个帝是皇帝的简称,是区别于先秦时期“帝”的全新称号。
释
先来说说皇帝这两个字。
《说文解字》中解释道:皇,从自。自,始也。
从远古以来,我国就有三皇的说法。有天地人三皇,有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三皇等等。这些人无一不是能代表我国起源的人物。
燧人氏:教授人们学习用火,开启文明。
伏羲氏:创立文字,早期习俗,教授狩猎。
神农氏:教授人们学习种植。
另外女娲因为造人也有被称为三皇之一的说法。
因此“皇”的称号具有唯一性,只有那些被认为足以担当人文始祖的人物才会被尊称为“皇”,这也是为什么在先秦一直没有人敢僭称“皇”的原因,不管哪位君王敢号称“皇”,那么他之外的所有势力都将归为化外之民,容易引起公愤。
而帝的称法就比较乱了。
早期帝本身具有天帝的意思,即所有人共同尊奉的神灵。在最开始的理解中,帝代表了至高无上的神。
但《白虎通义》中又有注释:德合天者称帝,意思是只要品行德望能够合乎天道也可以被称为帝,这里帝的意思就相当有主观性了,也因此造就了不同时期的帝。
- 一
因为有了主观性,所以拥有最大势力的部落首领们无疑就拥有了最广泛的话语权,因此他们也就成为第一批称帝的人。
三皇后期,神农氏逐渐衰落,而轩辕氏击败神农氏和蚩尤,臣服周边部落,建立了早期统一的华夏版图,所以轩辕氏被称为五帝之首。而他的子孙也因为部落的强盛而相继被尊为帝。其中尧舜更因为禅让被戴上“德合天地”的高帽子,五帝之名因此更盛。
- 二
夏启撕下“禅让制”的面具,明目张胆地开启“家天下”后,君主的德行再也不能自圆其说的冠以“合乎天道”,因此帝的称号再次发生了改变。
从启开始君主不再称帝,改称王,“帝”逐渐回归到其本真,即天帝的意思。但是到了夏末期,著名的暴君桀不敢称帝却自比于太阳,也就有了名言“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亦亡矣”。
之后更加笃信鬼神的商,同样不敢妄加称帝,定制同样被末代暴君纣王打破,以酒池肉林,诛杀忠良闻名的纣王却号称帝辛。
经过夏商两代暴君的言传身教,“帝”的称号失去了其光辉的意义,被之后的历代周王所抛弃。
- 三
众所周知,自从周迁都洛阳后便失去了对当初分封诸侯的控制,礼乐征伐改从诸侯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此起彼伏。
随着周天子的衰落,各诸侯开始窥视天子“王”的称号。
刚开始只有楚、吴、越等中原以外被称为蛮夷之地的国家称王,紧接着实力超然的齐君被魏尊为王,齐不敢独自僭越,于是邀请魏国也称王,到后来索性中原各国都开始称王,除了赵国武灵王坚持称君。
所有的国君都称王,就又回到了当初都不是王的时代,一些比较强大的诸侯便心里不平衡了。比如齐,齐国自从东周时便是极为强大的诸侯,因此齐对弱小的中山国也称王深表不满,故而拉拢赵魏燕联合攻打中山迫使他放弃称王,但是没有成功。
因此齐等强国便又开始寻找王之上的称号以便凌驾于诸侯,最终他们又找回了“帝”的称号,于是齐秦两大强国相约在公元前288年十月称帝,是为东西二帝,但是二帝如昙花一现,旋即各自取消帝号,回归王号。
结言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认为他开创的秦将延续千古,因此他有理由被称为秦国始祖,因此在帝前面再冠以皇,统称皇帝是名正言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