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知识 > 正文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句话不能随便用,会打脸!(皇帝诏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想来大家都不陌生,

这句话从小到大,听的耳根子起老茧也毫不夸张。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句话并不是影视作品中太监尖嗓子念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读法,而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句话不能随便用,会打脸!(皇帝诏曰)  第1张

自秦始皇行封建制开始,皇帝制度大行天下2200多年。而影视作品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出现,却比秦始皇晚了将近1500年。

“奉天承运皇帝”这句话最早出现于唐朝,却非用在圣旨当中。《唐会要·卷十九》记载:

“今睿宗元宗。既已祧去。又文敬等七太子。其中亦有追赠奉天承运皇帝之号。”此时的“奉天承运”四字,其实是唐朝太子去世后朝廷追封的尊号,用于修饰“皇帝”一词。此时的“奉天承运皇帝”还只是对于去世之人的称呼,并不是皇帝颁发圣旨上的开头语。

自秦始皇确定皇帝制度后,关于圣旨的“开头语”,每个朝代大多不同。

汉朝的时候,还没有“圣旨”一说,皇帝颁布政令,多以“某年某月某日”开头,如刘备在颁布的时候就是:“建安二十六年夏四月丙午,皇帝臣备,敢用玄牡,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只。”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句话不能随便用,会打脸!(皇帝诏曰)  第2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帝即位的诏书上多有“应天顺时,受兹明命”一语。《晋书•元帝纪》中有“爰暨世祖,应天顺时,受兹明命。”

唐朝,圣旨须经过门下省的批阅才能颁布天下,所以唐朝圣旨,一般以“门下”两个字开头。《肃宗命皇太子监国制》的圣旨,开口就是“门下,天下之本……”

此外,还有些时候则会用“大唐皇帝令,……”来作为前缀,《旧唐书》中有记载。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句话不能随便用,会打脸!(皇帝诏曰)  第3张

宋代的诏令大体继承唐代,许多重要诏令开头与唐代一样,都是“门下”二字。《太祖即位赦天下制建隆元年正月乙巳 》首句就是“门下。五运推移。上帝于焉眷命。三灵改卜。”《太宗即位赦天下制开宝九年十月乙卯 》首句是“门下。王者继统承祧。所以嗣神器。节哀顺变。”《哲宗即位赦元丰八年三月己亥》首句“门下。生黎民而立之君。所以出四方之令。”大体如此。

元朝诏书开头则是“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的套语。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句话不能随便用,会打脸!(皇帝诏曰)  第4张

到了明朝,才开始进入我们所熟悉的圣旨模式。

《万历野获编》中记载:“以故《祖训》中云:“皇帝所执大圭,上镂‘奉天法祖’四字,遇亲王尊行者,必手秉此圭,始受其拜。以至臣下诰、敕命中,必首云‘奉天承运皇帝’。”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一记载,太祖尝言:“见人言动皆奉天而行,非敢自专也。”

明太祖朱元璋规定,所有的圣旨必首书“奉天承运皇帝”作为前缀,在制度上形成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个体式。朱棣即位之后,加以完善,保留了下来,一直被沿用到后来清朝灭亡。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句话不能随便用,会打脸!(皇帝诏曰)  第5张

所以

明朝之前,“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个前缀并不被用于圣旨上,而仅仅是对于皇帝的一个称号,或者是书写史书的时候,描写皇帝说的话所加上的前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是在明清时期颁布圣旨的时候才有可能听到的,其他的朝代都极少会用。

如果在某个唐朝宋朝的古装剧中出现了这样的话,很明显是不正确的,编剧会被打脸!



其他人还搜:
奉天承运皇上诏曰怎么说
古代圣旨范文
搞笑好玩的圣旨范文
奉天承运

0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