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知识 > 正文

皇帝玉玺数量有多少,雍正39枚,乾隆钦定25枚!历史真相是?(皇帝玉玺)

在许多中国历史剧的剧情里,我们常看到皇帝在派人调兵救驾或颁布重要诏书时,会从一个装着“天子六玺”的盒子里,专门挑出一枚玉玺使用。为什么皇帝会同时制作那么多枚玉玺?这些玉玺在日常生活和关键时刻,到底能起多大作用?

皇帝玉玺数量有多少,雍正39枚,乾隆钦定25枚!历史真相是?(皇帝玉玺)  第1张

对于不了解中国古代玉玺制度的读者而言,说起玉玺,首先想到的是传国玺。

但我们都知道,传国玺是以和氏璧作为原料制作的,而和氏璧玉壁的造型,再改做玉玺时,决定了传国玺的体积不可能很大。

一种说法是,传国玺是礼器,不用于日常办公,所以体积大小并不重要。另一种说法是,作为办公用的印玺(官员称“印”,皇帝称“玺”),体积不可能像影视剧里的传国玺那么大。因为在东汉以前纸并没有普及,文书传递主要依靠竹简,印玺主要是拿来封装上级的竹简,不是在纸上盖字。

汉以前印玺的作用可能是,先把字刻在竹简上,再把竹简一卷,上面捆上绳子,而印玺就对着绳子上的印泥一盖,算是完成了封装。

到了明清,玉玺的神圣性早已大大降低,乾隆一生刻玉玺1800多方,目前还有两三百方流失海外,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些乾隆宝玺在拍卖行上开拍。

皇帝玉玺数量有多少,雍正39枚,乾隆钦定25枚!历史真相是?(皇帝玉玺)  第2张

例如,2011年12月6日,在北京保利2011秋拍夜扯中国古董珍玩夜场上,一件白玉御题诗“太上皇帝”圆玺以6800万起拍,最终以1.4亿的价格落槌成交,加上佣金共1.61亿,刷新了御制玉玺和白玉拍卖世界纪录。

皇帝玉玺数量有多少,雍正39枚,乾隆钦定25枚!历史真相是?(皇帝玉玺)  第3张

又如,2017年12月,中国清代乾隆皇帝的一件玉玺在法国巴黎德鲁奥拍卖行拍卖,以1.5亿元被一位中国买家获得。

清乾隆一朝玉玺使用如此广泛和发达,正好我们可以从清王朝的玉玺制度,以管窥豹,看一下真实的皇帝玉玺是如何在日常行政中起作用的。

玉玺是皇权的象征,民间叫印,不允许称“玺”

皇帝的玺才能用玉制作,一般人的印不允许用玉制作。玉玺作为国家象征的礼器之一,一般王朝更替,都会想尽办法得到前朝的玉玺,以证明自己继承前朝的合法性,是“受命于天”。

清朝的25玺制度,是乾隆皇帝制定的用玺方案,后世沿用

在后金(清朝前身)建立之初,努尔哈赤的玉玺仅有2枚,分别是“天命金国汉之宝”和“后金国天命皇帝”,只有满文没有汉文。而皇太极继位后,为集中权力,日常只使用1枚玉玺,即“金国汉之印”。不过这枚玉玺属于行政性质,皇太极还有另外1枚玉玺,用来证明自己权力的合法性。

这枚玉玺名为“制诰之宝”,相传是在1635年,皇太极弟弟多尔衮率军攻打察哈尔时,强行索得的“元传国玺”。相传这枚“制诰之宝”最早供奉在元朝皇室,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被朱元璋打败后,带走此玺,远遁漠北。元顺帝死后此印下落不明,200年后重现人间,落到皇太极之后,说明皇太极“受命于天”。

皇太极建立大清时,天下已定,玉玺从2枚变成4枚。其中1枚用青玉制作的“皇帝之宝”是汉文满文共用,象征国家统一。

皇帝玉玺数量有多少,雍正39枚,乾隆钦定25枚!历史真相是?(皇帝玉玺)  第4张

(清·皇帝之宝)

皇太极死后,顺治皇帝继位,皇帝玉玺从4枚变成6枚,又新增了2枚,分别是:“皇帝之宝”、“天子之宝”、“奉命之宝”、“饬命之宝”、“敕命之宝”、“制诰之宝”,共六玺。

皇帝玉玺数量有多少,雍正39枚,乾隆钦定25枚!历史真相是?(皇帝玉玺)  第5张

(清·敕命之宝)

从顺治到雍正,日常玉玺从6枚发展到29枚,另有10枚其他作用的玉玺,共39枚。每枚玉玺都有独立的作用,标志着国家管理制度的巨大发展,祭祀、行政、宗教、军事、文化等职能管理各有玉玺,分工变得十分细微。

到了乾隆朝,乾隆皇帝在位60年,重新梳理玉玺制度,最终敲定皇帝的25项职能,规范了皇帝25宝的玉玺制度,中国君主专制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潮。

乾隆重新规定了玉玺材质

乾隆25玺中,23枚为和田玉质,另有1枚金质的“大清嗣天子宝”以章继绳,和檀香木质的“皇帝之宝”以肃法驾。

乾隆大量新增闲章1800多枚,满足鉴赏之需

乾隆在削减规范玉玺制度之后,又新增大量不具备行政功能的“闲章”1000余枚。它们可以分为五大类,分别是“年号玺”、“宫殿玺”、“鉴藏玺”、“诗词玺”和“花押玺”

“年号玺”,就是乾隆心血来潮时,命人雕刻的印玺,例如突然想给自己的书印个章,就刻了一个“弘历图书”。

“宫殿玺”,就是乾隆突然像附庸风雅,模仿中国历代文人给自己的居室起名刻章,就刻了一个“避暑山庄宝”。据说最早的“宫殿印”,是唐代宰相李泌(《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易烊千玺扮演的角色)的“端居室”玉印。

“鉴藏玺”,就是乾隆日常欣赏画作或文物时用的印章,表示“我看过一次了”,同一件作品,看一次盖一个。相传最早的这种玉玺,是唐太宗的“贞观”玺。

“诗词玺”,就是乾隆把一些自己喜欢的金句或者吉祥的句子,刻在印玺上,如“自强不息”宝、“赫赫业业”宝、“谨起居,慎出令”宝。跟我们现代人刻座右铭或抄录名言警句的做法差不多。

“花押玺”,就是乾隆皇帝突然异想天开,想跟世人开个玩笑,把好几个字写成一个字,或者把一个字写成几个字。“花押印”始于宋朝,盛于元朝,最著名的莫过于宋徽宗的“天下一人”印,远看像“天水”,近看像“开”字。

皇帝玉玺数量有多少,雍正39枚,乾隆钦定25枚!历史真相是?(皇帝玉玺)  第6张

综上所述,玉玺本质上就是“祭祀礼器+办公印章”的结合体。传国玺礼器作用大于行政,后世宝玺行政作用大于礼器。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东汉末年孙坚得到传国玺,很快就身死长江边,曹丕拥有传国玺,三国鼎立局面照样出现。南北朝的石敬瑭说:“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说:“帝国让最强者继承。”如果没有统一国家的实力,玉玺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其他人还搜:
皇后玉玺刻的什么字
皇后玉玺图片
十大帝王玉玺图片
历代帝王玉玺内容
玉玺
传国玉玺

0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