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子女教育支出申报条件
- 1、扣除范围及标准 (1)扣除范围:3岁-博士 (学前教育-全日制学历教育); (2)扣除标准:每个子女每月 1000 元。
- 2、扣除方式 (1)选择父母一方扣除; (2)父母双方各扣50%; 注意:扣除方式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 3、扣除起止时间 (1)学前教育:子女满3周岁的当月至小学人学前一月。 (2)全日制学历教育: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的入学当月至教育结束当月。 2️⃣继续教育支出申报条件 1、扣除范围及标准 (1)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取得相关证书的年度扣除 3600 元; (2)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取得相关证书的年度扣除 3600 元; (3)学历 (学位)继续教育:在学历继续教育期间每年扣除 4800 元 (每月扣除400元)。 注意:职业资格证书需参照《国家职业资格目录》。 2、扣除方式 (1)由纳税人自己扣除; ...
1.累计专项扣除怎么计算?
采用累计预扣法计算应预扣税款时,扣缴义务人要以纳税人本年度截至当前月份取得的累计收入减除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计算累计的应纳税所得额,适用年度税率表,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最后,用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减除累计减免税额和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计算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采用累计预扣法的好处在于,对于一个纳税年度内只在一处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预扣预缴的税款在多数情况下会正好与全年应纳税款相等,纳税人也就无需另行办理年度汇缴申报,能够大大减轻纳税人的办税负担.
需要注意的是,采用累计预扣法,对部分纳税人来说,可能会出现收入逐月累计增加后,适用的税率相应提档,纳税人感觉年初几个月纳税少,之后税额逐渐增加.但从全年看,该方法计算出的每月应纳税额的全年合计数,与按年度整体计算出的应纳税额是一致的,不影响纳税人应享受的减税红利,更不会额外增加纳税人的税负,反而让纳税人享受到了一定的"递延纳税"的红利.
个人所得税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的计算方法,举例如下:
例1:如老员工2019年3月份向单位首次报送其正在上幼儿园的4岁女儿相关信息.则当3月份该员工可在本单位发工资时扣除子女教育支出3000元(1000元/月×3个月).
例2:如果该员工女儿在2019年3月份刚满3周岁,则可以扣除的子女教育支出支出仅为1000元(1000元/月×1个月).
例3:如某员工2019年3月新入职本单位开始领工资,其5月份才首次向单位报送正在上幼儿园的4岁女儿相关信息.则当5月份该员工可在本单位发工资时扣除的子女教育支出金额为3000元(1000元/月×3个月).
2.速算扣除数怎么用?
什么是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是指用快捷方法计算税款时,可以扣除的数额。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税时,简化计算应纳税额的一个数据。速算扣除数实际上是在级距和税率不变条件下,全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比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多纳的一个常数。因此,在超额累进税率条件下,用全额累进的计税方法。只要减掉这个常数,就等于用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故称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的计算公式是:
本级速算扣除额=上一级最高应纳税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
年末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如下:
对应税率=奖金收入总额÷12对应的税率
应纳税额=(应得工资-起征工资)×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速算扣除数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2011年6月30日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 决定,将个税起征点由二审稿的3000元提高到3500元。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重新公布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为每月收入额减除 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所得税法》将现行的9级超额累进税率调整为7级,第一级税率为3%。
工薪所得的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其中 应纳税所得=工薪收入-(个人社保缴费+公积金缴费)
3.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项包括?
个人所得税的税目很多,它们的扣除项目各不相同。
对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实行定率相合的扣除方法,按次征收个人所得税。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扣除率为20%;每次收入不满4000元的,采用定额扣除800元的方法。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不扣除任何费用。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与计算企业所得税大致相同,即收入减去成本费用税金损失。承包承租经营的应税所得,为经营收入额减去每月800元的费用。
--------------------------------------------
就工资薪金税目的个人所得税而言,应税所得额为按每月工资、薪金所得收入额减除费用1600元后的余额。税前扣除项目有:按国家规定比例计提并实际交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以及符合税法规定的差旅费津贴和误餐补贴。
超过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费,应将其超过部分并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计缴个人所得税。
个人领取提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具备《失业保险条例》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领取的失业保险金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
企业以现金形式发给个人的住房补贴、医疗补助费、补充养老保险金应全额计入领取人的当期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但对外籍个人以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暂免缴纳个人所得税。
通讯补助的扣除标准各省不一,总体上来讲,标准之内的可以据实扣除,超出标准的应并入工薪所得征个人所得税。
4.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细则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具体可扣除明细如下:子女教育: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继续教育: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大病医疗: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住房贷款利息: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住房租金: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除第一项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赡养老人: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5.个税专项附加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有哪些
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六项
以下为事件新闻原稿,供参考:20日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在两部门官网开始为期两周的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暂行办法明确了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实施办法。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在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扣除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可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规定了专项附加扣除的范围和标准。
按照暂行办法的规定,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向税务部门提供或协助核实与专项附加扣除有关的信息,例如由公安部门提供有关身份信息、户籍信息、出入境证件信息、出国留学人员信息、公民死亡标识等信息,由卫生健康部门提供有关出生医学证明信息、独生子女信息等。
暂行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将依法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
6.个税 专项附加 扣除 有哪些
借鉴国际经验,逐步建立“基本扣除+专项扣除”的税前扣除制度,是个税改革的方向。只有这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进行扣税以及服务。
这里面需要了解两个概念,第一是基本扣除,第二是专项扣除,现有工薪所得基本扣除额的基础上,增加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专项扣除。
基本扣除指的是我们常规的五险一金等项目,专项扣除指的是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定项扣除,这样的好处的就是扣税带来了更多的服务。
举例
比如说个人职业发展、再教育的扣除,比如说基本生活的这一套住宅的按揭贷款利息要扣除,比如说抚养一个孩子,处于什么样的阶段,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还是大学阶段,要给予扣除。当然我们现在是放开‘二孩’了,大城市和小城市的标准,真正的费用到底是多少,也不太一样。税法也不能说大城市就多点,小城市就少点,总是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7.个人所得税的抵扣项目
1、子女教育:
子女接收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之出,每个子女每个月1000元的定额扣除
2、继续教育:
在学历期间每月400元定额扣除,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接收技能人员培训的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当年定额扣除3600
3、大病医疗:
除掉医保报销后个人承担累计超过15000的部分并且在80000元内如实扣除
4、住房贷款利息:
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不能超过240个月
5、住房租金:
直辖市,省会城市扣除标准每月1500
市辖区人口超过100万的没做扣除1100元,人口小于100万的扣除800元
6、赡养老人
纳税人为独生女的每月2000元扣除比例
非独生女由兄弟姐妹分摊2000元的定额扣除
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1000元
8.个人所得税六项扣除项目
1、子女教育
子女接收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之出,每个子女每个月1000元的定额扣除;
2、继续教育
在学历期间每月400元定额扣除,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接收技能人员培训的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当年定额扣除3600;
3、大病医疗
除掉医保报销后个人承担累计超过15000的部分并且在80000元内如实扣除
4、住房贷款利息
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不能超过240个月
5、住房租金
直辖市,省会城市扣除标准每月1500
市辖区人口超过100万的没做扣除1100元,人口小于100万的扣除800元
6、赡养老人
纳税人为独生女的每月2000元扣除比例
非独生女由兄弟姐妹分摊2000元的定额扣除
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1000元
9.关于个税扣除项
1. 纳税人本人或配偶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可按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2. 住房租金根据纳税人承租住房所在城市的不同,按每月800元到1200元定额扣除;
3. 纳税人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的,按照每月2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4. 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每个子女每年1.2万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接受学历或非学历继续教育支出的,在规定期间可按每年3600元或4800元定额扣除;
5. 大病医疗方面,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发生的自负医药费用超过1.5万元部分,可在每年6万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其他人还搜:个人所得税扣除项目包括哪些个人所得税扣除项目赡养老人企业怎么报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app个人收入所得税征收标准表个人所得税怎么征收个人所得税收费标准如何规避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最新税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