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个税以家庭为单位扣除的意义?
我们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眼中不能只有“个人”而无家庭,只有税收部门自身的征管方便,而无视人类社会生活、家庭基础背后的伦理大义
在日前上海举行的“首届高层税务论坛”上,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中国税务学会会长杨崇春透露,此前多位专家建议个人所得税“推行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综合扣除”,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在研讨中。
个人所得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综合扣除”在税赋公平意义上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应该说早已是众所周知、毋庸置疑的了:同样是每月3000元的收入,无论你是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汉,还是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五口之家的“顶梁柱”,却要缴纳同样数量的个税。个中的不公平,无疑显而易见,同时这也使个税调节社会收入、平衡贫富差距的重要社会功能大打折扣乃至陷入反向逆行的困境。
其实,如果深入揣摩、品味,我们又会发现,个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综合扣除”所以合理和必要,其意义和价值实际上不只是单纯经济层面上的赋税公平,同时更是珍重、呵护“家庭”这一社会生活最基本组织单元、人类伦理最核心深层基础的现实需要。
毫无疑问,我们每个社会中人,均不是简单的纯“原子式”的个人存在,而必然是生活在“家庭”这一基本“社会细胞”之中的,并以此为基础、起点,展开种种维系人类社会存在和繁衍以及相应的情感的人伦关系的。这正如古人所说的:“夫妇,人伦之始,王化之端”,“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者,查乎天地。”
就个人而言,正是因为有了家庭,我们的生活才不至于孤单、无所依托——得以相互扶持、相濡以沫,享受天伦、安顿心灵;而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同样因为有了家庭,社会的和谐有序才有了基本的伦理基础,人类的繁衍、延续也才成为可能。
或许,这也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青年男女结婚、组建家庭,所以会被看得如此重大、隆重的伦理基础和心理根源所在吧。所谓的“成家立业”正是从这里起步的。
然而,个人的“成家立业”——承担起更广泛的家庭伦理责任,又绝非一件轻松之事。比如,“家以居为先”——首先需要购(租)置住房,再如,为养育子女、赡养老人所必须做出的种种准备和投入,等等,所有这一切的实现,显然不可能只靠个人之力,还须整个社会环境本身的扶助、援手,比如像税收制度这类重要公共政策的精心扶助。
因此,我们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眼中不能只有“个人”而无家庭,只有税收部门自身的征管方便,而无视人类社会生活、家庭基础背后的伦理大义,否则,这样的税收政策,势必将在无形中、事实上起到某种反伦理的作用——不鼓励人们“成家立业”,不支持人们去积极承担以家庭为载体所承担的种种事关社会和谐的伦理责任,如夫妇、父(母)子之间扶持、养育、赡养的伦理责任。
所以,为了税赋的公平,更为了对这一公平背后所蕴藉的社会伦理价值的珍重和呵护,“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综合扣除”的个税新制度,国家相关部门不仅应该严肃“研讨”,而且必须站在顺应民意、维护基于伦理和谐的社会和谐的高度,尽快拿出实施方案来,使之早日付诸实行。
2.哪些所得在计征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年所得时,允许扣除的项目有哪些
查账征收的情况下:1、自2008年3月1日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时,投资者本人的费用扣除标准统一确定为24000元/年,即2000元/月。投资者的工资不得在税前扣除。2、投资者及其家庭发生的生活费用不允许在税前扣除。此费用与企业生产经营费用混在一起并难以划分的,全部视为投资者个人及其家庭发生的生活费用,不允许在税前扣除。3、投资者及家庭生活和企业生产经营共用的固定资产,难以划分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类型、规模等具体情况,核定准予在税前扣除的折旧费用的数额或比例。4、企业向其从业人员实际支付的合理的工薪支出,允许在税前据实扣除。5、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发生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分别在工薪总额2%、14%、2.5%的标准内据实扣除。6、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用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7、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业务直接相关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千分之五。上述4至7条规定,从2008年1月1日起执行。8、企业计提的各种准备金不得扣除。9、投资者兴办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并且是独资性质的,在年终汇算清缴时:汇总其投资兴办的所有企业的经营所得作为应纳税所得额,以此确定适用税率,计算出全年经营所得的应纳税额,再根据每个企业的经营所得占所有企业经营所得的比例,分别计算出每个企业的应纳税额和应补缴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汇总各个企业的经营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本企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本企业的经营所得/汇总各企业的经营所得本企业应补缴的税额=本企业应纳税额-本企业预缴的税额10、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支付的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出及购买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出,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利润分配,并入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依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计征个税。11、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也适用5%至35%的五级超额累计税率。12、合伙企业的投资者按照合伙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合伙协议没有约定分配比例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人数量平均计算每个投资者的应纳税所得额。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包括企业分配给投资者个人的所得和企业当年留存所得(利润)。以上这些仅就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同于其他个税和其他企业的地方作摘要说明,具体的问题和表格的生成情况问企业专管员。
3.税法中个人所得税
1)每月工资应纳个人所得税=(4500-3500)×3%=30(元),全年一次性奖金36000÷12=3000(元),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105,奖金应纳个税=36000×10%-105=3495(元)。该项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30×12+3495=3855(元)
2)稿酬应纳个人所得税=(12000-12000×20%)×20%×(1-30%)=1344(元)
3)劳务报酬应纳税所得额=50000-50000×20%=400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0×20%+(40000-20000)×30%=10000(元)
4)财产转让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00-150000-5000)×20%=9000(元)
5)财产租赁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800)×20%×50%=120(元)
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合计=3855+1344+10000+9000+120=24319(元)
4.买了一个房子,房屋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
个人所得税:(税率交易总额1%或两次交易差的20% 卖方缴纳)
征收条件以家庭为单位出售非唯一住房需缴纳个人房转让所得税。在这里有两个条件
①家庭唯一住宅
②购买时间超过2年。如果两个条件同时满足可以免交个人所得税;任何一个条件不满足都必须缴纳个人所得税。
注:如果是家庭唯一住宅但是购买时间不足5年则需要以纳税保证金形式先缴纳,若在一年以内能够重新购买房产并取得产权则可以全部或部分退还纳税保证金,具体退还额度按照两套房产交易价格较低的1%退还。
注:地税局会审核卖方夫妻双方名下是否有其他房产作为家庭唯一住宅的依据,其中包括虽然产权证没有下放但是房管部门已经备案登记的住房(不包含非住宅类房产)。
另注:如果所售房产是非住宅类房产则不管什么情况都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且地税局在征税过程中对于营业税缴纳差额的情况,个人所得税也必须征收差额的20%。
5.一家5口只有一人拉工资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个税起征点:2011年9月1日起,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税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个税起征点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税额
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为单位,而不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因此其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缴纳并不根据一个家庭的人口和取得工资人数的多寡来确定的。
6.个人所得税与家庭经济水平的关系
在中国个人所得税只和你自己的收入有关,于家庭综合情况没有关系,不会因为家里的经济水平的高低影响你个人的交税。貌似在新加波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和家庭经济水平有关系。不过个人所得税的高低有可能影响家庭经济水平,比如个税起征点调节到3000元以后,一些低收入家庭税负降低,生活质量会有所提高。
7.个税由个人申报转为家庭申报,有何优点?
这样可以减轻家庭成员平均收入水平低的家庭的负担
比如一个三口之家只有一个人有收入为5000元
按2000元的扣除标准,应该有3000元的收入上税
如果按家庭平均算,那么平均每个人的收入就不足2000元
就不用上税了
其他人还搜:个人所得税以家庭为单位征税吗?个人所得税以家庭为单位缴纳的好处个人所得税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人所得税以家庭为单位吗个人所得税以家庭为单位还是个人个人所得税以家庭为单位申报个人所得税以家庭为单位收取个人所得税应该以家庭为单位个人所得税为什么不以家庭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