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媒体时,一到股市涨,编辑就会派题,让我写写消费贷套贷。事实上还真是如此,不管是房子大涨还是股票/基金大涨,总会有人产生“本金不够,消费贷来凑”的想法。
再加上,难免有一些贷款中介甚至是零售三方外包,这帮人的合规培训还欠缺,在开发客户贷款需求时,可能会用些暗示性的话术。有次我就遇到一人,竟然说出了“很多基金都涨了30%、40%,我们能给你办6%的贷款”这样的违规诱导。
今天“愉见财经”还收到个后台留言,堂而皇之来问“套贷”办法的。你别说,问得倒还挺专业。这家伙问了我三个问题:
1,做做虚假的交易背景材料,真的能把银行动辄50万、80万的个人消费贷“套”出来吗?
2,如果钱真到账了,打到股票账户上会被银行发现吗?万一发现会有啥后果?
3,还问我银行究竟啥态度,这种贷款反正银行也有得赚,会不会选择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是每笔流水都“疏而不漏”?
趋严
首先,“愉见财经”很认真地说,现在对于消费贷的态度,从监管、到银行,都是趋严的。
就后台这人的提问,我今儿特地问了三个人:一个是银行零售外拓三方外包的,一个是某股份制银行每天办业务的支行前台个贷经理,一个是某城商行总行中后台管审计合规的,三人的感觉是一致的:“比以前严了”。
我后台来提问这位,是想搞个大几十万消费贷的,以为用虚假的消费背景材料,就能骗过个贷经理或骗过行里审批了么?NO,难度较两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面对监管和银行内部审计,个贷经理已经不再像前几年那样,的确曾有过一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他们生怕被发现贷款未对用途真实性进行深入调查,这是要明确担责的。借大几十万消费贷,除了炒股,我估计还有人是对二三线房子动心思,但这块已经被银行治理得七七八八了,并且是明确是“中后台审计重点对象”。
也许有人会说,胃口也没那么大,就想借个小额消费贷,比如十万二十万。那有句说句,这种小额度贷出来是问题不大的(注意我说的是正常贷款,不是套贷),不少银行鼓励零售转型,的确也非常需要这块业务支撑,否则就不会那么努力地搞营销了。
但是有一点,很多贷款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即便一笔消费贷已经成功到账,银行侧也可能接下来要落实“三查”(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里的贷后检查。
如果发现比较明显的直接走银证转账的流水记录,那贷款人是会收到客户经理催还电话的哦,并被要求强制还款!
根据《贷款通则》,银行是有权把用于炒股的消费贷收回去的。
另外呢,“愉见财经”也劝一劝想撬高杠杆去炒股的朋友,三思吧。银行查不查得到是一码事,另一码事是:就现在的“股市只敢抱团涨”的、资金推动而非基本面推动的所谓牛市里,其实散户冲进去接盘风险是很大的。自有资金冲冲就罢了,再用套贷的钱未免冒失了——每一笔高于承受范围之外的投资,都埋下了血泪隐患。
流变
时间回到三年前,那是银行业做零售齐刷刷傍上消费贷的年代。我听某银行基层员工说,他们其实会有所察觉,某些客户的贷款用途是违规的,但当时大家都没太追究。
“我同事手上有个客户,每年都申请十几万装修贷款,或者是所谓买红木家具。这怎么可能啊,哪有人每年家里都要装修的啊。可见就是连编理由都懒得动脑子去换换贷款用途。这些钱肯定就是拿去投资了呗,哪儿收益高就往哪跑。”上述某股份制银行个贷经理跟“愉见财经”八卦了起来。
所以如果要问“愉见财经”银行员工的真实心理活动,坦白说,据我的观察,其实在进退之间,他们的确会有一种不明说的见风使舵:哪种业务能大力发展、哪种业务要收缩谨慎,会看国家政策支持哪块市场,也看银监的风险预警发不发、窗口指导来不来、检查力度大不大。
如果政策风向里对这块业务是偏收缩的、或是当地监管部门相对较频繁来检查的话,银行们就会意识到这一块灰色地带不要碰了,有时还会自上而下传达自查要求;但反过来,如果监管部门长时间不查,他们就会暗中默许一些灰色地带,借着“国家要拉动消费”的大口径来放款,并对受托支付和贷后的一些管控流于形式。
换一个角度来看呢,别以为造造假银行都好骗,当然不是。他们要真严起来,可以对行里消费信贷余额超过一定数额的客户重过一道贷后审查的,比如要交能证明消费用途的发票、收据、转账凭证、合同、发货单等所谓资金用途“证明材料”。
回头看看这三四年来的监管思路流变,对于消费贷市场的监管大体可以分两步走。
先是着力整顿场外的那些科技公司,例如P2P、非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等。这些高利贷现象比较严重,加之暴力催收,是容易引发社会问题的重头。清理得差不多了以后,目标就瞄准了银行和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目的是为了防止资金空转,回归消费本源。
当然这背后还有一个宏观的判断:2016年前我们老说要杠杆转移,中国老百姓太爱储蓄了,要让居民部门加杠杆。但到了现在,居民部门的杠杆率已经上去了。
再说到银行内部,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2017年至2018年,监管三令五申“房住不炒”,关于银行消费贷的监管重心是大额资金违规流入楼市。所以当时银行盯的,多数是80万、100万的那种大额的。
这部分治理完之后,重点慢慢下沉到了10万至20万的装修、买车等小额消费贷上。
当然咯,要说管得更严的,那肯定还是金额比较大的消费贷。比如我问到的某家银行,总行对分行消费贷的重点审计,主要集中在“单户单笔50万元及以上”。
银行怎么查?
- 在贷前调查环节,调查的重点主要包括申请人资信状况、经营情况、申请贷款用途的合规性和合法性、贷款担保情况等。
- 在贷时审查环节,银行审查人员还要对调查人员提供的资料进行核实、评定,复测贷款风险度,提出审核意见,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
尤其需要划重点的是,大额消费贷交易背景证明材料已经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举个例子吧,比如,你前脚想提供一个购销证明合同,在里面把价格做的高一些,留出套现空间;银行后脚就去市场上进行个三方比价,就好比如果是家电吧,银行还不忘去京东、拼多多上看看价格,结果自然把单件商品远高于市场价格的水分挤得干干的。
银行不傻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啊亲。
玩砸了
我问前面提到的那位做审计的朋友,怕什么。他说最怕被监管招呼。喏,就是我们在各地银保监局网站经常看得到的“对**银行的**处罚决定书,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股市*未落实贷后资金监管,罚款**万元”等罚单。
实际上,不等监管处罚,像他们这些银行内部的审计也会让分行“吃不了兜着走”的,比如要求分行贷款发放后,对借款人执行借款合同情况及借款人的经营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和检查。如果发现借款人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等造成贷款风险加大的情形,要求提前回收贷款或采取相关保全措施。
基层行呢,其实内心也很暧昧的。一头是KPI,毕竟消费贷需求旺盛、利率高、单笔金额小还能有个大数法则能考量风险,所以很多银行会将综合消费贷的规模作为分行的考核指标的。另一头是,近阶段,消费贷不良也冒头了,再加上上头查得严了,所以也不敢再“揣着明白装糊涂”了。
我问到的那位朋友,他分行是出过一个案子的:第一年,给客户A发100万用于买古玩,到期后由账户B转入资金归还。银行看到第一年有借有还,第二年又向该客户发了120万,结果客户的贷款受托支付至古玩销售账户C后,紧接着又转了50万元给到了账户B。
这里其实有一个藏得比较深的关联资金流向疑点。他们分行当时忽略了,结果被总行查出来,基层行遂被严肃问责了。
“所以你看,这种资金流向都会被查出来,更不要提银证转账这类明显的资金流向BUG了。所以我们现在,哪里还敢怠慢疏忽呀。”他如是感慨。